2009年4月16日

讀愛 The Reader


讀愛 (The Reader)的迷與思

看了Kate Winslet最新的兩部佳作,愈來愈欣賞這位演員,演得好固然是其中的因素,對於她揀的劇本、她所走的藝術路亦相當欣賞。

<讀愛>的觀後感有點紛亂 ... 亂和迷糊的感覺是自己,不是部戲本身。原因是我對當時的歷史和西方對二次大戰的看法不清楚所致。

看了<讀愛>差不多有一個月時間,一直寫不出什麼,問題懸空,沈澱不了。讀過了網上的、報章上的觀感,多了點認知;直到聽了商業一台節目<光明頂>討論此戲,才亮了燈,所以以下的一些觀點是頗受該節目的主持人影響的。

我第一個問題是:二次大戰後的新一代德國人對上一代所做的事真的如此難以理解嗎?
一段忘年戀,所面對的不只是像電影中Michael在郊遊期間,在餐廳被問「你媽媽都滿意我們的東西嗎?」的一類情景,而是被原著作者狠狠的加入了納粹罪名的背景和兩代人對該罪行的理解。第一個題旨已經開得很大,是嗎?

我之所以不明白,是因為我當初抱的是來自東方世界的心態,覺得這是純粹忘年戀,電影拍得夠感人就是了,為何Michael不解心結? 原因就是這樣難解,就算德國二戰後的新生代,他們都不能理解。對他們的父輩能原諒嗎? 能寬恕嗎? 一次大戰後,德國的希特拉有過豐功偉績,把德國推向富裕,同時他個人亦把世界推向仇恨和戰爭。二次大戰展開,種族滅絕開始,其實也是當時十多年的政治宣傳和洗腦教育的「果」,情況形同獨立後的柬埔寨到赤柬的出現,和毛澤東集團的文化大革命一樣。新生代不明白,我理解了。

戲中兩個新生代各有自白各有立場,惟獨主角Michael像放開了,但又掙扎 (當然主角要表現更多的層面)。集中營中的倖存者(片末那的居在New York的女人)的決斷、認為有份參與二戰暴行的人是無可寬恕的。這是否有是一種為道德封門的做法?

電影給觀眾一個相當大的想像空間,第二個問題是:Hanna為什麼要自殺?
我一直只有兩個答案,一,Hanna終於見到一直為她朗讀名著的舊相好Michael, 但他的淡然,令她生無可戀;二,通常坐了二三十的監犯,對面對重獲自由後外面的世界都十分懼怕,Hanna就因為恐懼,選擇離開。

原來有一個解讀是:Hanna在獄中自學,學懂了文字,終於知道世界是怎樣看納粹德軍和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悔疚,所以上吊。這一點,真的令我再有深一層的理解。

第三個問題:既然Hanna只是儈子手,為何要認一張書面命令是她寫呢? 文盲真的那麼令人自卑嗎? 中國人的思想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30-40年代,文盲應該不是什麼難於啟齒吧?

這個問題,出現於大小討論區,最好的一個解釋,個人認為是Hanna身為集中營的一個文盲守衛,但營內卻關住各式各樣的知識份子,她面對這班人自我心理自然低一等,久而久之就產生自卑心理,為了維持自己的管治威信,不能面對目不識丁的事實,到最後成為一生中最不能面對的可恥事情。因為此她背上了終生之獄。

其實片中還有很多Hanna內心世界的描述,留意一點,也能從中明白更多她的動機。亦有很多電影沒有拍出的曖昧,例如Hanna在集中營曾拒絕升職、帶有性虐的場面 (從而可能窺探Hanna的本性)等等,都是電影優異之處。(我未看完原著小說,以上跟原著小說的比較及見解為<光明頂>節目所提及的。)

<讀愛>所涉及的層面廣泛,留給觀眾想像的空間同樣大。當你知道電影的歷史背景,你會更加懂得欣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