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沒落了的興趣

集郵,是我印象中人生第一個嗜好。

感覺好像是看村上春樹的書,書友話村上多年來的作品都是有著他第一本作品《聽風的歌》的情感。而我對郵票的喜愛,也能反映出我對平面藝術、美學概念、世界觀、地理、甚至價值觀的基礎,到現在這麼多年,我仍維持著小時候郵票對我的某些影響。

要在細小的郵票上表達一個主題,設計有時會很仔細,我愛這種風格。一套幾款的郵票,有時會用上幾種不同的色調,但一整套排起來看時,又覺諧和,我著重用色配搭。到今時今日有機會做一些有關設計的project,如網頁、單張、catalog設計等,都會看重detail及配色,那是我的美學概念。

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印象中是來自兩種東西,一是我老豆給我的一張「萬國旗」,另一樣東西,就是郵票。集郵人通常會把他們的珍藏以國家作分類,不到10歲的我,當時會用盡辦法把郵票的來源地找出來,途徑包括了英漢字典中的屬於Appendices 部分的國家名對照、手中的一張萬國旗、從圖書館借來的集郵書、以訛傳訛、想像等等,在那不到5cmx5cm的面積裡,能提供線索的,都會跟進!很記得有一張郵票,上面印著(應該是)該國的地圖,於是我更會找來世界地圖,盡量把所有東面有海岸的國家認出來,我不記得最後有沒有成功,亦不記得我到什麼時候真真正正肯定那個郵票上的不是英文;亦不記得什麼時候我把「莫桑鼻克」(對,那時我看的參考是「莫桑鼻克」不是現時通用的「莫桑比克」)這個非洲國家,看得那麼特別 (可能是那個「鼻」的關係 ...)!

(註:郵票上的名字是"Moçambique" - 葡萄牙文,不是"Mozambique)

我曾經亦試過歷盡辛酸去找一個同樣有地圖印在郵票上的地方,但 ... 那個國家亦都是東部沿海的 ... 其實那張郵票是很假,我到現在都不能判斷它的真偽,曾經想過郵票上的國家名是虛構的,因為那個字母的配搭又真的幾特別:REPUBLIQUE DE DJIBOUTI。我相信現在很多人看這個名都不會知在哪裡,又是什麼東西,不過對於喜歡旅遊的我,可以告訴你,是非洲的「吉布提」,前法國殖民地,物價不合理地高,對面岸就是阿拉伯半島的也門 Yemen了!



如此這般,我的地理常識比我的朋友高。

2010年10月25日

開蠔 (Oyster Shucking)

在網上看了幾篇有關開蠔的文章,發覺以下幾點:

1) 上次學開蠔的手法,屬於英式,撬開了蠔殼,切斷帶子位之後,會把蠔翻一翻;法式做法是不會把蠔翻來覆去的。上次導師亦會把整隻蠔放入冰水中清洗。
以上兩個程序,根據我個人吃蠔的常識,我沒有跟著做。第一,翻蠔會令上碟時,看不到裙邊跟殼的原始狀況。第二,把整隻蠔清洗,那豈不是要放棄千里空運到來的海水?? 第三,這一點是後來我讀到一篇蠔王 John Stewart的訪問知道的,「生蠔本身有一層薄膜黏著蠔殼,那層膜是生蠔用來保護自己及過濾海水細菌,而香港一般生蠔師也會在開蠔後把生蠔翻轉,這會令那層薄膜弄破,吃生蠔後便很容易有腸胃問題。... 撬開蠔後便把生蠔翻一翻身,法式開蠔不會這樣做,因為法國人認為這會有損蠔味。」

2) 普遍的落刀的位置就在hinge位,上次教的也如是。有看過youtube上某些開蠔短片,是教在hinge的邊緣,不過我覺得要睇是哪一款蠔,有些蠔的hingle位附近特別彎,可能比較困難。
有些開蠔師傅會選擇在殼中間位落刀,我覺得可以用「不正確」來形容,除非很有經驗,否則此手勢容易把蠔殼撬爛,令蠔殼上碟時賣相極差,蠔殼碎又容易走到蠔肉,我有次在銅鑼灣Cityxxper就懷疑該負責開蠔的人用此方法,6隻有2隻開爛殼。(附:這種描述是否指我認為不好的開蠔方式呢?)
雖然要花大一點定的氣力,但開出來的賣相始終是在hinge落刀好得多,蠔殼屑較細,容易亦較處理。

效果:

在Citysxxer買的蠔,可見蠔殼已爛,蠔身亦似有損壞


我第一次開的蠔,蠔殼完整,唯帶子位黏著上蠔殼的地方處理得不夠好

2010年10月21日

一篇介紹蠔的報導 ... OMG!

可能大家都有聽過,凡英文月份以"er"作結的,都是蠔的當造季節,即是說,現在開始了!
又要study一下各種蠔的口感特性了,於是今日以Eld Inlet開始上網找資料,再找到東方日報的一篇稿,真的令人啼笑皆非。

這篇稿是最近寫的 (10年10月19日),介紹了8款蠔,記者採訪了銅鑼灣某家的oyster bar,以為每款蠔都拍下照片,就實冇死,豈料當我依相中的蠔看,發覺介紹了8款,其中有3款記者都寫錯蠔的名稱。而有一款,我不太肯定,請真正的有識之士解答:記者寫的是"Fleug De Eaux" (中間的De,應要轉小寫),caption寫是什麼"來自法國的水中花" (多淒美的名字啊~~~),我正思考「花」不是"fleur"嗎?? 我看看照片,的確像是"fleug",但如果是蠔名或產地名,我又找不到 fleug de eaux;死心不息,查查法英字典,找不到"fleug"一字。我幾肯定"fleug de eaux"係錯!



記者顯然不是oyster fans,但我覺得報紙刊登了錯的蠔名,幾好笑 .... 其實我都有望多兩眼,究竟是新東西還是什麼 ... 好似N.Z. Rock 就被記者寫成"N.E. Rock"、Rollex寫成 "Rdiex" 其實我都不太為意 ...



還有Gillardeau變成了 "Gillardeace" ...

說明傳媒不能盡信,讀報亦需用腦:
東方日報 http://food.on.cc/dining/index.php?id=2374

2010年10月19日

無題

我覺得我寫的旅遊blog文太似旅遊稿喇 .... 欠缺自己感受 ... 遊記似乎愈寫愈少 ... 以前是為了讓自己留個回憶,現在好似為寫而寫 ...

Blog文兩邊都會upload, U Travel專寫旅遊,是有點稿 feel ... 這裡我什麼都寫 ... 至於個人網站 www.kcgotravel.com 會不定期更新,這個可算是我遊記的最後防線,留一點自己的感覺,不要讓其他的東西影響

U Travel Blog寫了頗多東西沒有po在這裡,好似埃及遊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

生活愈見乏味,給我一些鼓勵好嘛 ...

2010年10月11日

著型D,著暖D,去玩雪![ 感受Columbia Omni-Heat技術]

上一次的法國之旅,行程敲定為幾個位於法國東部的邊陲城鎮,包括了意法交界亞爾卑斯山的滑雪勝地Chamonix、接著就是沿葡萄酒之路北上,德法交界的阿爾薩斯省 (Alsace);因為是春夏交接的時期,天氣不太穩定,加上要上雪山玩玩,出發前除做好行程外,適合各種天氣的衣物也成為我頭痛的一件事。

前天應Columbia之邀參加了一次體驗活動,親身感受「輕‧薄‧保暖」的新技術"Omni-Heat"。有趣的背景資料是,此技術原來由戶外太空毯反射物料所啟發,由Columbia率先研發出熱能反射物料,應用於保暖衣物上。外套裡面銀色的小圓點就是以上所講的反射物料,老實講,幾型!



平時去旅行,好少選擇一些嚴寒地區,不過,今次活動在香港一家俄羅斯餐廳中舉行,我們穿上Columbia最新的服飾,全副武裝:Omni-Heat外套、Fleece、保暖長褲、帽及耳罩,關進-20度攝氏的伏特加冰窖,同其他朋友玩遊戲~~ 攝氏零下20度的環境,身型屬細碼的我,身穿中碼的裝備都能活動自如,不過要我用手砌出"TRAVELER"一字時,就不得不除下手套,感受每粒冰造的字母的溫度 ... 遊戲完成!餐廳準備了熱騰的Apple Crumble,very nice!!

-20度攝氏的伏特加冰窖

適合旅行用的禦寒衣物,保暖自然是首要的功能,但透氣也是非常之重要的,否則出現「過熱」的情況也不是開玩笑的。我認識喜愛到外地行山的朋友,都是很注重這一點的。而我上次的法國旅程中,最高點Chamonix的 Aiguille de Midi有3800米,太陽正猛時有零度,不算太寒冷。但留了3天的雪山後,又要回到「凡間」,一件輕且薄的外套,配上較輕巧的抓毛fleece,是我們backpacker的絕佳裝備。

活動當日還有個mini catwalk,有4位model穿上最新最型的款式。當主持人介紹說「男model身上的所有服飾都係Columbia出品」,坐得最近主持人的我就說「吓?! 連legging都係?!」,主持人答「係!由頸巾、legging到鞋都係!」係型喎!

就係呢條 legging,另外有冇留意條頸巾係銀色反光架?! 好正!
但我覺得最適合我,都係呢款黃色底,有個mountain pattern的jacket,實用、薄身、影相又sharp!借問聲幾多錢??

靚女model時常望鏡頭,good shot!!

4位model

Blogger+model的大合照

活動中播出了加拿大奧運滑雪選手的訪問,說其質料輕巧保暖,比賽時少穿一點,表現提升又舒適。其實我們去旅行,輕便的裝備一樣很重要,你想想,我一手拿著一部大相機,另一隻手可能拿著本旅遊書,後面揹著兩支鏡頭,再加一支水,少穿一點,對我的遊興絕對能提升!

歐洲的滑雪場通常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4月開放,現在應要計劃行程了!

延伸閱讀:
北極光+ Columbia Omni Heat保暖技術
法國Chamonix上雪山觀白朗峰

2010年10月8日

下意識浮現,這座城 (下)

輕輕讀過一本有關城市的書,當中提到《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一書,是一本作者身在伊斯坦堡大半生的傳記,背景是曾經叱吒風雲的伊斯坦堡,寫得最多的是Bosphorus和他居住的「帕慕克公寓」。

到過伊斯坦堡的人都知,Bosphorus是分隔歐亞的一個海峽,歐洲一邊有很多美好的建築,都是中產階級家庭的所有,也有著名的皇宮。50年代的伊市是個潦倒的地方,顯赫千年的名城有如作者的家道一樣中落,一路讀來像讀一個患有抑鬱症的人寫的東西,其中談他的身世、他的家人、他的經歷,書中篇章之間的關聯和舊照,我是感興趣的;牽涉很多譯名、地名和人名,令我提不起勁;提到什麼是「呼愁」(huzun),我索性跳過。

堅尼地城一帶,不是內地貴客會到的地方,格外不似香港。迎面碰頭的都是地道的人,我覺得我才是遊客。走在這樣的街,像有尋根、尋記憶的一趟:由地鐵的上環站走出地面,錯轉了一程電車,再步行至士美非,沿路向西走到域多利道,是一趟時光逆轉的旅程。那裡就是英國人於19世紀登陸香港的地方了。

天色漸沉,折返來到海旁,你看路牌指示「New Praya Kennedy Town」十分特別,令我想起第一次到好友倫敦市外的家附近的路牌。臨海一線的是簇新的海景豪宅「泓都」,海浪拍岸,我也曾在Bosphorus歐洲大陸岸邊的大宅欣賞過大橋,看過海浪拍岸。對面可看到昂船州大橋,這個角度看,似乎也宏偉得像連接歐亞兩個大陸似的。說回路牌,這一區除了盡是英國色彩的街名之外,我還發現「士美菲路」的路牌不是「Smithfield Road」,而是單字一個「Smithfield」。





堅尼地城的海邊有幾家各有特色的食肆挨肩並排,時正晚餐前,甜品店只有小貓三數隻,就鑽進去。

2010年10月7日

下意識浮現,這座城 (上)

我覺得我有天會寫一本好似《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的書。書,一天讀了1/4了,是一個不錯的速度。人愈大,愈想把一些過去了的時光抓住。由懂事到現在,我成長中不同的空間,偶爾會浮現一些埋藏腦際之間,疑真疑假的印象,例如那個好像走過的方向,直覺是右邊的一幢大廈;例如電車轉彎時,車輪與路軌所發出的聲音,聯想出一個被電車軌包圍的空間。

我小時候曾有過一段很短的時間住在姑媽家,那時候姑媽會替我洗澡 (可想而知我當時真的很小),在廁所裡就能聽到電車轉彎慢駛時,所發出的聲音了。依稀得不知是真是假的印象,那裡的電車是「團團轉的」,應該是尾站吧。那裡好像是在海傍。那裡和嫲嫲舊居的距離,乘的士是不用跳錶的。

上星期日到了士美菲體育館打羽毛球,才發現原來開往屈地街的電車是不途經士美菲路的 ... 趕著上車,沒有看路線圖。由屈地街走到士美菲路,我開始懷疑我不在香港。那種還保留了一點點香港地方氣息的街道,還有路牌上的街名。我不肯定我是否到過,但我知道過世了有20年的嫲嫲舊居應在附近。自從她過世後,我就從未再踏足這個城 -- 堅尼地城。於是我就在祥香茶餐廳打給老豆,他記憶猶新的說出地址,是什麼「爹」什麼街的交界、是一幢71年入伙的洋樓 ... 收線後,我馬上用手機上Google Map,那個「爹」,應該是Davis Street 爹核士街。

那種磚紅色,那個幾幢大廈之間的空間,是我淡薄印象中的一部分。沒有再三確認,我認定是這裡。是哪一幢呢? 我只下意識走到右邊的一幢。現在正在翻新維修的一幢。

那種磚紅色

下意識走到右邊的一幢

待續 ...

2010年10月6日

幾隻外國唱片

最近發現一個blog,轉載了很多外國唱片的下載連結,我好像掘到金一樣!開心到震!
最近「原來」流行網上聽歌,我好像上了電一樣,上班時間也塞著右耳,聽聽「most popular」的外國歌,正!

下載了很多很多唱片,有很多是連名都未聽過的,發現是自己杯茶時,滿足感很大啊!

就介紹一下幾隻近期不錯的唱片:

1) B.o.B - The Adventures of Bobby Ray

以Rap為主,鋼琴伴奏,很多知名featuring歌手,如Eminem。
推介 Airplanes

2) HURTS - Happiness

音樂類型叫Synthpop,但我會簡單點,叫電子音樂。
初時以為是冷門之選,後來發現普遍的旺角唱片舖都有得賣,還有Kylie Minogue坐陣single作品 Devotion,應該跟風聽聽。

3) Bobby Bazini - Better in Time

一聽第一cut已經知道係心水,是類近John Mayer的Folk, Rock, Pop。
同John Mayer一樣,沒有什麼特別推介,水準平均,感覺一致,好feel耶!

4) Janita - Haunted

一直未見我愛的Pop Jazz,但聽芬蘭女歌手Janita就好似嗅到有丁點的Jazz, 且有好幾首歌都適合做配樂,如Haunted, Hopelessly Hopeful
不錯的!
推介:Out to Get You, Haunted


2010年10月4日

【《U Magazine》Traveller's Tips專欄】 薩爾斯堡的蠱惑噴泉公園



中秋節一期的U Magazine見到我的稿喇!
我印象中,Salzburg 是一個頗悶的地方,幸有這樣一個地方,我們過了高興的半天!

薩爾斯堡的蠱惑噴泉公園

星期天的薩爾斯堡相當寧靜,「寧靜」的意思是商店休息、食肆不開門、連報紙也沒出版的景象。想找點新奇刺激的景點,就要往城外跑了。

由薩爾斯堡市中心出發,乘巴士就可以來到海布倫夏宮(Schloss Hellbrunn)。到夏宮的噴泉公園遊玩是一定要跟導賞團的。夏宮由一位充滿幽默感又貪玩的主教拍板建造,於1620年建成。他愛跟人客開玩笑,於是設計出園內各種的「蠱惑噴泉」,例如導賞團的頭一個環節,導遊會邀請10位遊客坐在廣場中央的兩張大長凳上,凳下已裝有水喉,10人當中,只有一個可以「全身而退」,據說這個位就是以前主教坐的。而我們做觀眾的,以為可以幸災樂禍,但當你開懷指笑他們時,就驚覺身邊竟然又有水柱射出,令人哭笑不得!

炎夏的周日,噴泉公園特別受歡迎,最好預早一點前來。

〔Tips〕
1. 由薩爾斯堡市中心火車站乘25號巴士,到Hellbrunn站落車,車程約15分鐘。
2. 海布倫夏宮(Schloss Hellbrunn)網址:http://www.hellbrunn.at/

導賞團的warm up環節,先來一個「夏水禮」

優美古雅的園景裡面,藏有很多「蠱惑」機關

2010年10月1日

日一八一 (Day 181) / 工程終於開始!Day 1

整整半年,工程正式開始!

10月1日,早上和mom上去拜四角,其間大風吹關了大門,沒有key,醒起裝修師傅應該差不多上來,可以做救星,一落樓,就見到cfu了!好彩!

cfu工具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