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香港的股市進入了熊市後,我都不敢貿然入市了,其間想起了市旺時一些網上景象:不同年齡階層的人都紛紛把自己的「心得」公諸同好,引起一班支持者/非支 持者的瀏覽。作為一個股海羊民,每天吸收的資訊的確不少,每每為那些看似有道理,似是而非的原因,去追看、去justify自己的觀點。我有訂閱一些關於 投資的blog, 現在市淡了,都不見他們作什麼跟進了,例如讀過些類似什麼少年股神的10萬元倉、50萬元倉,不知現在還有沒有更新乎?
市 好的時候,買什麼都賺,你講什麼也總會有些人聽,分別是你賺得多或少,我來說 ... 每次賺到錢都能拿來去旅行,其時也會看一些什麼「價值投資」的東西,現在看來什麼也不見得有價值;現在的情況,「市」除了淡之外,還令我覺得恐怖的是投資 者(或草民)對銀行及金融機構的信心崩潰,這間接令很多很多靠售賣該類產品的人失業。我不會太同情這類人,難聽點是「有咁耐風流」。市旺時,你們賺最多的 錢,有人因為佣金,對出售的產品沒有負責任,現在如果有報應,都無可厚非。
風水學家說話一向是長頭草,不大足信,但之前聽蘇民峰被問及他 投資的損失時,給了一個十分有見地的回應,我BUY!! 他大致這樣說「我都知3萬見頂,我自己都逐步減持,但之後見佢回落,於是2萬5買d,2萬買d,萬8又買d,咪好似而家咁囉 ... 」好!自信得來,又不掩飾自己都要輸錢,也是我去年的一點寫照。
2009年2月16日
Revolutionary Road (浮生路)
Revolutionary Road 最吸引我其實是它的香港地區片名,「浮生路」,你說可以有多少春秋可以講。「人生」不同「浮生」,人生是空泛的,浮生則有種「平凡人生,人浮於事」的感概。片名改得實在太好太簡單了,略加一點背景,觀眾已知入場的意義。
「各有前因莫羨人」對於我來說,時也命也,教人做人的人,你是否有想過你的能力可能比別人多? 每人都有Kate飾演的April和Leo飾演的Frank的影子。人生的路常道是自己走出來,有幾多的人真是能夠掌握到自己想做的東西? April做到了,Frank都做到了,他們又是否美滿?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來」這就好似是我觀影的一大原因,喜歡反思。這種「反思」跟「重來」其實都是消極的。看過一堆堆講人生的電影,總要讓人帶著什麼的藕斷絲連回家,走出戲院,又是自己的路,不斷思索從這套片子中你得到什麼,有點恐怖。
Revolutionary Road跟American Beauty都差不多,可是編導把AB中的「黑色幽默」拿走「幽默」就成了 RR。人物刻劃立體,整體演出高水準。Kate和Leo示範了外國人較中國人易老,找找資料,原來他們的年齡是「恰如其分」的。
讀Kate的Biography,其實她是一個成功的April, 「我從沒有視Titanic為我走向大眾或更高片酬的踏腳石」有guts! 有taste!當然Leo的努力亦沒被埋沒,只恨他太靚仔。
「Paris」The first time I saw paris in your eyes ...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in your eyes.
祝SiuMing 情人節快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