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如何在網上購買曼谷至清邁的火車票??

(由2013年1月起,當局已停止網上購票服務,網站 http://www.thairailticket.com/esrt/ 現只提供查閱班次;根據泰國鐵路網的Facebook專頁資料,似乎是因為營運上出問題,故無限期停止網購。另一方面,根據火車網站 www.seat61.com 的資料,2013年9-10月期間,來往曼谷及清邁的班次亦受維修影響,有部分的班次取消和部分路段需以巴士接駁。總之,就是多事之秋,定行程時宜先核實交通安排的可行性,如有最新的更新,我會盡快更新文章,謝謝!)

一年去了兩次清邁,說對清邁沒感覺一定是騙人的!2012年港龍航空開通了香港至清邁的直航服務,香港各大旅遊雜誌都有大篇幅報導,相信對香港人旅遊清邁的意慾都有不少的推動作用。

上次到清邁我採用了由曼谷始發的火車,當日中午飛抵曼谷,立即飛奔到曼谷Hua Lamphong 火車站買票,即晚18:00火車離開;今次因為是清邁的天燈盛會及水燈節的旅遊旺季,於是我要一早在網上訂火車票,關於如何買票,可以看看之前的篇曼谷去清邁的夜火車指南,而今篇我會集中介紹網上買票。

上次介紹時提過,泰國的官方火車網提供60天前的預訂服務,但只有非常少量的座位可供訂購,所以為了鎖定最佳位置,今次我決定要在60天前購買!來回兩程也如是,非常神心!

泰國鐵路網上購票官網:
http://www.thairailticket.com/esrt/
英文:http://www.thairailticket.com/esrt/Default.aspx?language=1
注意!網上購票時間為泰國時間(GMT+7) 00:30-23:30

購票步驟,逐一講解:

- 泰國鐵路網需要登入,但非常簡單及方便。你可以先在右面的e-SRT login格子輸入登入login資料或先註冊Sign In。
- 選好地點、日期等資料、登入後,就是選票價:
以曼谷到清邁 (vice versa)為例,分頭等Class 1及二等 Class 2,各等再分上下層 (Lower Berth / Upper Berth),上下層的票價有別,我個人覺得Class 2已足夠了,下層的票價就是881THB了。

- 之後就要填寫/確認乘客姓名,及選擇「自行揀位Manual Seat Selection」或「系統自動揀位Automatic Seat Selection」,此一按鈕選擇有點問題:Manual Seat Selection 的"Selection"字,未能完整顯示,要注意!
注意到「Manual Seat Selection」嗎??


- 個人比較喜歡「自行揀位Manual Seat Selection」,可以揀嘛~~
- 放到網上的車票真的非常少,建議絕早購買!以我今日12月31日訂一個月後1月31日由曼谷到清邁的車為例,最受歡迎的2班車,已經沒有票可供網上購買。但是否表示全部售罄?? 否 No! 親身到曼谷火車站購買仍有機會買到的。

- 可以使用Visa, Mastercard, JCB 信用咭
- 購票程序完成,會有一pdf檔案出現,這就是你的車票了。建議儲存 "save as"此票,雖然此車票檔案會發到你的電郵中,不過我就怕收不到 ...
- 此車票必要列印出來。上火車時,工作人員有可能先要看看你乘坐的車卡;火車開動後,工作人員亦會隨即驗票。
- 有了列印車票,旅客就可無後顧之憂,不用辦任何手續,開車前任何時間上車。
- 車票上會印有乘客姓名,購票官網說乘客名字必要跟車票上所顯示,但觀察所見,乘務員沒有核對旅客的護照。另一方面,你亦可放心,你可替同行的朋友購票。

可以上車喇!
曼谷上車的,最受歡迎的有兩個班次:18:00及19:20;火車開動不久,就要開餐了!
火車上開餐,可以吃套餐 set dinner,也可到餐車單點a-la-cart,甚至買東西上車都可以,下一篇可以介紹一下啊!

2012年11月10日

泰國素可泰歷史公園 @《中國旅遊》第389期 (12年11月)

第一次投稿《中國旅遊》就成功了,跟江西和上海讀者的來稿刊出。

分享一則:文章的題目並非優雅的「離開煩囂的感動」(雖然這句亦是出自我手筆,見文末),而是相當搞笑的「無法可修飾的一隻手」 ... ... 好想笑!

西昌寺Wat Si Chum


「離開煩囂的感動」泰國 - 素可泰歷史公園


離開曼谷,一路向北,7個小時後,就到達泰國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素可泰 (Sukhothai)。素可泰是泰國第一個王朝的國都,700年後的今天,古建築和遺跡主要散落於素可泰歷史公園(Sukhothai Historical Park) 之內。歷史公園共分5個區域:東南西北、以及中區。遺跡以中區最為集中,包括了城牆、池塘、護城河和歷史公園中最大的寺廟馬哈泰寺Wat Mahathat。

入園後最先會到達馬哈泰寺,有種開門見山的感覺。寺廟在荷花池後面,現只餘十多條柱,柱廊之後正正是一尊坐佛,一層一層的景物,都能在荷花池上的倒影中透現。

當香港的大樹無處容身之際,在這邊可以毫無理由拔地而起,成為大型天幕。古樹形態不一,可以是相片中的模特兒,成為主角,也可配合周圍的寺廟遺跡,成為配角,完整了相片的構圖。

走出歷史公園的中區,尋找西昌寺Wat Si Chum,目的就是要參觀一下那隻「無法可修飾的一隻手」!這座寺的內部空間不多,除一尊高達15米的坐佛外,僅容下幾個人的面積,營造了一股壓迫感。佛的右手自在地放在腿上,手掌所形成的曲線猶似蓮花的花瓣,手指都給善信貼上了金,令這尊本以素色為主的佛像與別不同。

我雖無宗教信仰,但每次走進佛寺,都有種格外詳和的感覺。有時候,旅行的目的,只為追求那種離開煩囂的感動!

 
馬哈泰寺Wat Mahathat

秋色是怎樣煉成的@大東山

大東山一篇之後,本打算立即寫此一篇「執相文」,豈料工作竟然忙起來,哈哈!另外,最近才知原來blogger真的很有價值!Anyway,祝我工作愉快、順利吧!

大東山之行中,有一幕是這樣的:爛頭營其中一間營舍的屋頂是容易走上去的,遠望,就是機場的景色;當視線轉回近處,就發覺左邊的一片大山坡全是芒草,我本能的發出「嘩~ 好靚呀!」的驚嘆!就是下圖了。或者我不應該寫出來,等讀者都有驚訝!哈哈!請見諒!


其實當時的芒草不是這樣灰金黃色的,但如果你想拍得金黃秋稻的感覺的話,最簡單就把你相機的白平衡設定到「陰天 (6000-7000K)」,又或者,我比較喜歡後製。

我用的是Lightroom,但其實普遍的修圖軟件都一樣。


以上面一相為例,大東山上大風,但我沒有用快快門去停住芒草的動態,反而用了相對慢的快門 1/8 s 去令芒草有「動」的感覺,這是難以用後製軟件做出的效果;當然,拍攝時做好構圖都是同一道理。

正式執相:
1. 白平衡 WB 色溫temp +15,色調偏黃;Tint +5,加了一點偏紅
2. 略加 black clipping +5,有了點菲林的dramatic
3. 嫌未夠,調一點 contrast吧,我用了+6
4. 未夠??!! 可以黑一點微微的黑角 Vignettes: Post-Crop,不過我沒有用在此相
5. 如果有點慢快門的感覺,可酌量調 Clarity,向負數調
6. 最後,我把相crop成16:9的模樣

比較一下Before and After:
Before and ...
 
After!

下回講講逆光人像拍攝。


延伸閱讀:

2012年10月31日

大東山秋芒

秋天天氣好的日子原來不算多,好似我們上大東山當日,都不是萬里無雲;到了爛頭營,我們猶如騰雲駕霧呢!

今次郊遊目的是到大東山影芒草,一見芒草,就知秋至,十月中至十二月,大東山上遍野秋芒,隨送爽的秋風擺動揮手,高低有致,心矌神怡。中午由東涌巴士站出發,乘3M在伯公坳下車 (過了站,最後到了貝澳,要搭車回伯公坳)。伯公坳一邊上大東山,一邊上鳳凰山,注意上山時的指示牌即可。
由伯公坳出發,頭一段都是石級,上呀上,回望另一邊給雲霧罩頂的就是鳳凰山了
到了爛頭營,雲霧飄至
我們走上其中一營舍的屋頂,一點頭,我也驚訝地說「好靚呀!」,是一山的芒草。芒草顏色實際是偏灰,以日光白平衡模式拍出來,就是不夠味道,你可以試試調到陰天,又或者如我,先忠實地紀錄,再回家後製。以下就是其中一張加了味精的秋芒照,下一篇將會講「秋色是怎樣煉成的」,再詳談。

相較後方的營舍給雲霧籠罩,用RAW拍的話,可以比較容易靠後製技術,重現若隱若現的朦朧感覺
山上的營舍有約十幾座,疏疏落落地分佈山上,比較遠的幾座,我都沒有走過去。
回程,有三條路可選:
1) 沿路折返伯公坳
2) 黃龍坑郊遊徑落東涌
3) 沿鳳凰徑落南山,接嶼南道至梅窩

第(1)時間較短,又不想走回頭路,有時間,但又未至於可以行(3),所以選(2)。落差很大,個幾鐘不停落石級 ... 如果由此路上大東山,都幾痛苦!不建議以(2)上山!

落落落 ... 稍事休息,抬頭,再zoom,幾片紅葉是也
終於走完黃龍坑 ... 見此一景!有點尼泊爾行山feel~~

2012年10月29日

辰已 (台譯:昭和感官物語,TATSUMI)

(尚有十天左右我就要轉新工,預知不了的將來,唯有現在盡量寫多一點。)

辰已 (台譯:昭和感官物語,TATSUMI)

它是一套令我想再三回味的戲,的確,影片完結後,我再逐個DVD chapter 看一兩分鐘,理順一下思路。影片是以日本劇畫家辰已嘉裕的自傳為主軸,再穿插五個來自辰已不同時期的「劇畫」作品而成;我到了第三個單元開始,才洞察這個脈絡,所以我翻看的目的,主要是想清楚辰已先生的生平。

辰已嘉裕的生平說不上傳奇,然而在片中挑選出來的五個單元,卻充滿黑暗詭奇。他筆下戰後的日本,經濟復興,人心沉淪,一幕幕揭示人性醜惡、社會悲歌和命運作弄的故事,四個字形容「耐人尋味」!

五個單元的大綱不詳細寫了,大略寫幾句我的觀後感,五個單元名稱分別為:
地獄:訴說著一個廣島原爆那一剎,人性扭曲了的故事。故事開始時,把結束二次大戰的原爆拿來做故事背景,我最初不是太投入的 (因為我討厭日本人以戰爭受害者自居的立場),然而當故事推進,慢慢被這個短篇的張力吸引住。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單元。
寵猴:一個被社會遺棄的人和一隻被人遺棄的猴子的悲劇;一個男人,一隻原被寵的猴子,命運像綁在一起,究竟是人吃人,還是社會吃人? 影像給我的震撼,比港版電影海報那個叫春模樣來得深刻!
大丈夫:一個步入暮年的男人,什麼也沒有,連男人尊嚴的底線都給褫奪。
使用中:一個本來是柳暗花明的故事,就在故事完結前數十秒給打破;故事的主人翁仍敵不過命運。
再見:另一個人性扭曲的故事,也是一個戰後日本的獨特風情畫。要是以《地獄》做「扭曲了的人性」做開場單元的話,《再見》就是一個甚有深度及意象的收結。《再見》中的妓女麻理子,性格應該是較我想像複雜的,看她當初跟美軍Joe相處時,她似早已表露不太認真,她,不是認真的,但她視Joe為出路吧。當她唯一的出路,唯一的希望都成泡影後,把心一橫,要跟所有男人來個決斷!

有興趣讀一點大綱的話,可到其他有心blogger的分享中找到。

喜歡電影的暗黑筆觸,喜歡看到日本漫畫的多元。影片中該五個單元都是辰已先生的經典作品,由原本的黑白漫畫加工後製至動畫形式,看慣美輪美奐的荷李活3D製作一定有種反樸懷舊之感,又或者 ... 不喜歡!個人覺得相當原汁原味,特別套用在這種暗黑的題材,視覺效果突出。

電影主軸及單元故事的背景都是戰後的日本,橫跨百廢初興的50年代到經濟起飛的70年代,但要揭示的都是人性的黑間面,有居安思危和警世作用,與中國大陸官媒常吹噓報導的好人好事,可謂大相逕庭。


台版的海報更「黃」,但電影主調是「黑」啊!香港列三級,我覺得是因為電影要表達的實在扭曲,不是色情。想看變態色情? 不是這檔啊。

2012年10月26日

由Taylor Swift講起 ...

大概半年多前,在圖書館借了Taylor Swift的Speak Now大碟之後,我就有點像年青時候,瘋狂的沉迷了。我知她在美國已紅了好幾年,暫時口碑最好的大碟都已是四年前的Fearless,但就是沒有衝動去接觸。網路世界的發達令到很多原本被動的接收者,變成主導;即是說,以前樂迷聽眾慣性會聽收音機看電視,於是這類媒體的音樂節目就成了唱片公司宣傳新歌的渠道,同一時間亦是樂迷接收新資訊的主要門路。以前樂迷最常去的地方一定是唱片舖和二手唱片店,逛一轉HMV和Tower Records可以是半個下午的消閒節目,在店內的宣傳品和「Now Playing」都是接觸音樂的途徑。十分懷念當時的情懷啊!到了21世紀,想聽音樂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需要聽眾本身「主動」接觸,例如主動上YouTube、主動download等。有時,我就是那麼被動了。

到圖書館借CD,其實是一種非常old shool的行為, 難得是圖書館裡竟然有些新生代的歌手唱片,例如Lady Gaga, Bruno Mars, Taylor Swift,如是者,我就聽了一批我平時少聽的大熱歌手了。

說回Taylor Swift,今年3月獨遊泰北時,最得我心的就是Taylor的Sparks Fly,一路上播,就如讚美路上的人一樣 (很神啊...)!回來時候,到圖書館網站預約了Fearless。很少女的一張唱片,很高的流行元素!我不是一聽就喜歡,老實講,Taylor和我有10年的年齡斷層,叫我聽什麼White Horse (白馬... 白馬王子?!)、Love Story (歌詞有什麼Romeo & Juliet ... Oh my ...),有點消化不來。

兩隻非常成功的唱片之後,今年10月會推出第四張唱片RED。出道六年,又是一個關口了。近來看她做現場宣傳,一身「不太少女」的身裝,配上點題勁RED的口紅,唱You Belong With Me,漸漸有點格格不入;少女要上路,又是這個位置了。來自新專輯的幾首單曲 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I Knew You Are Trouble,愈走愈pop (台灣朋友叫「芭樂」啊 :p),心裡還是痕癢的,to buy or not to buy?!



有個個人的習慣,不知樂迷朋友有沒有同感,同一個歌手,我只買三張唱片。我的理論是,最有代表性的,都不過三張唱片,通常還要是頭三張,其後的一般都只會重覆自己,或是轉了風格。我的例子有張惠妹、周杰倫、The Cranberries、Blur ... ...

放工逛一下唱片店再決定吧!

祝周末愉快!分享一下Taylor早一陣子在Las Vegas的宣傳演出。

2012年10月25日

杯 (Cups)

沒有周柏豪的傷春悲秋,只是這十年快要結束,看著圍著我的東西,回憶每件的一小段故事。

最初在公司的一兩年,我沒有一個比較像樣的水杯,只是用水樽,夠方便吧。後來找來一隻小小的有耳杯,就是右邊的一隻。它是我小學時候,一位女同學送我的禮物。杯上的印刷很有日本小學風,小巧可愛。有次老闆外遊回來,說路上見到有隻杯很襯我,說我的太細了吧。最後她雖然沒有買,但我發覺原來她有留意我的水杯。


到了2005年,我打算辭工去遠遊,就買了一個有蓋膠水杯,就是相中左邊的那個。很實用的尺碼:一條小面巾、一支小牙膏、一支牙刷,全放到杯內;此杯,亦是漱口杯。兩個月的遠遊回來了,又回到原來的公司,繼續我的工作崗位,而這個有蓋膠水杯也一同陪我回公司。初時,它還帶有那條毛巾的味道的!一直到現在,七年了。

2012年10月18日

香水:一個殺人者的故事 (Perfume: A Story of a Murderer)

香水:一個「成魔與著魔」的超凡故事


  • 電影有點艱深,看罷後還得讀一兩篇人家的觀後感。
  • 不需用腦去理解,單看畫面,就覺得影像把虛幻的氣味拍得凌厲誘人。
  • 不知道片長有多少,但看到了個半小時左右,我就抱頭小睡了,是我太累而已,畢竟已是凌晨一點了。洗個澡,吃點小食,半夜兩點多繼續下半場,原來是部近150分鐘的作品。
  • 影片每格菲林都有意義及關聯性,足見編與導的匠心獨運,例如每個賣走男主角Baptiste的人都死於非命。
  • 影片中沒有什麼愛可言,但也不可用理性去看這部戲。
  • 電影開場,主角/兇手出場,死刑準備展開;鏡頭一轉,插敘了由他出生至送上刑場的故事主幹;戲肉還在後面,由人到神,觀眾心裡暗生狐疑 「這個是什麼樣的故事?」,然而,有這樣的問題,就正正能啟動觀影時的思考。
  • 主角是否殺人成了魔,我不完全否定。他本身沒有什麼宗教道德觀念,只是一心一意的追尋自己所天賦,証明自己的存在。
  • 此片跟《我兒子是惡魔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好像各走極端,《香》片主角著魔般迷上女人香,對追尋存香方法充滿熱情,《我》片主角空洞也難測。各自成魔。
  • 上刑場時所發生的事,把我在凌晨三點多的精神狀態硬推上高峰,是什麼一回事? 要表現什麼? 到最後一幕,他隻身回到巴黎 --他的出生處,捨身成仁,是神嗎? 這樣的結局,久久不能平復,是因為他已經找到了顛倒眾生的香水配方,無慾無求? 還是什麼? 到底有誰能夠告訴我?!
  • 原著小說作者「徐四金」是中國人?! 一個令我想了5秒鐘的問題。

2012年10月10日

這十年要結束了

心情其實很矛盾,說不上高興;我甚至還覺得,要為將來的工作,犧牲部分的自我和面對失敗。希望事情沒有我想得那麼惡劣。

對這裡充滿感情,這裡給我也很多。

多謝這十年來,一直當我是一家人的公司上下。


2012年9月27日

Lonely Planet Discover系列與Full version比較

之前我一向都是用Lonely Planet的Full version,上次去泰國時,買了一本LP Discover 系列。貪Discover系列精簡,細本,全彩色;幾天假期,不需如老外般,帶本1.5吋厚的Full version LP Thailand吧!Full version給人很hardcore的感覺!

LP Full version 眾所周知是黑白印刷 (舊版),偶然幾版全彩色粉紙就已經很吸引眼球了!LP文字很好讀,好多時讀到一些精彩的描述時,很想知真身如何,所謂「有相有真相」;我相信不少旅友都曾單憑LP的文字,去過些大叫回水的地方吧!

出發前計劃行程和看看目的地的相片,Discovery系列還不錯的,不過我覺得實際使用時,就有點「兩頭唔到岸」的感覺。有書不如無書,上次去泰北的熱門地方,大部分時間都是路在口邊。有次,晚上搭巴士到了素可泰,下了車,只有我和另一位遊客。揭到LP的 Getting There & Away部分,Bus部分就只有一句"Sukhothai's bus station is located almost 1km northwest of the centre of town on Rte 101"。

新的Full version除了黑色字之外,還有醒目的藍色,但我覺得彩色相片比舊版還少,可憐啊!新版的LP加入頗多當地指南外的元素,如Plan Your Trip, Understanding, Survival Guide,就算沒有旅行計畫,當一本文化讀物,可讀性也非常高。相對上一版,新版沒有了Orientation一部分,有點不太習慣。

重量,很重要。上圖的Iran full version跟Thailand的Discovery版厚度差不多,但Discovery版用紙厚得多,令重量也增加了,這不太carry-friendly。

實體書,很實在!

2012年9月26日

卑鄙的土耳其航空 (Shame on Turkish Airlines)

上一回:他媽的土耳其航空

因為你有推廣的需要,而得獎者就是推廣工具之一,所以服務和產品都應要有一定水準,否則宣傳的只有負面口碑,這是marketing基本理論中,是否採用速銷/團購等營銷手法的考慮因素。若然loading/生產力條件許可的話,才好實行,否則marketing災難就會出現,此情況我早年亦有文章討論過 (「從情人節災難看營商之道」)。

我身為旅遊blogger,很清楚寫什麼題材會有特別高pageview,通常跟計劃旅程有關的;另一種題材屬於常常在香港做推廣,但又不算很多人認識的航空公司介紹,例如「卡塔爾航空和多哈機場」,此題材經常成為收視榜首。(只要大家看看小blog右面欄位「熱門文章」就一清二楚)

是次比賽活動,參加者通常都是「經驗寫手」,土耳其航空(TK)就是要挑戰這批人!

空等三個星期,在原定出發日前10天 (9月6日),打給票務小姐說cancel waiting(取消後補),免得土耳其航空忽然在出發2日前打過來說終於有位 (我覺得絕對有機會做得出!)。但同時,上官網看賣位情況,一半以上都是吉的。我一直都有跟另一位得獎者聯絡,原來都有同樣經驗,大家的結論:無誠意!對土耳其航空印象好差。

後來,我們將事情反映給主辦的Qooua/U Magazine,那邊說「事情似乎比我以為的嚴重」。一天過後,主辦單位已跟土耳其航空的Marketing溝通過,機票可用於任何航點,但為免票務有誤會,最好由Qooua那邊聯絡。9月12日我就把10月的伊朗行程知會,到9月17日Qooua說已將資料發出,但要我跟土耳其航空的票務小姐聯絡。票務部?! 即那個既不友善,又懶散,完全幫不到手的部門?!

偉大的土耳其航空當然不會主動聯絡給我,9月21日唯有打過去。10月固然無機位,我已非常不滿,不聞不問,所有航程都要交到總公司做approval,香港Marketing是件廢物嗎?!
於是我隨便挑個3個月之後的日子,12月12日飛,26日返港,有機位嗎?
答案:無!
大家無睇錯,三個月前都無機位呀!所以大家不用買土耳其航空的機票喇,幾時都FULL!

宣傳有你份,redeem機票就一味拖拖推推。我一個人,一個機位,有這麼難嗎?! 做活動贊助,既出之物,最好大方點,加少少誠意,得獎人一定多謝你!(得獎者現仍要付機場稅,宣傳時係「已包括燃油附加費及機場稅」的。What a shame!

相比阿聯酋航空 Emirates和卡塔爾航空 Qatar Airways,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的票價不算平;要平,去歐洲的話,大家可選乘強國的航空公司,如國航和東航,不會揀土航(TK);揀質素,我更不建議旅客選擇。試想想旅客如遇到任何事需要向airlines反映,如失物、延誤、投訴等問題,拖拖推推就是他們的做事方式,一毛不拔、無誠意就是他們的營商之道。

9月23日我發了一封信去土航香港區的General Manager, Salih Kece (下圖),要求處理。
相片由來自Qooua,原本係我跟這位仁兄合照
【2013年6月更新】
經過不少時間,我在去年11月轉工了,而因為10月之前跟土耳其航空公司的糾纏,最終我要放棄原本能夠善用此張機票的機會,新工的關係,斷不會要求放兩星期去玩吧,我最後用了7天時間(包括機程)去了伊朗。大大錯失一次長一點遠一點的旅程,也是拜土航所賜。

雖然最後經過一輪解釋,我能按原本的獎品條款不用付任何附加費,但我絕不會感謝土耳其航空的,這是白紙黑字的條款,我應得的。

5月12日前往伊斯坦堡的航機,全機的inflight entertainment system連reading light都失靈。

此兩篇就此作結吧!

2012年9月25日

清萊的詭異黑屋(Baan Si Dum, Chiang Rai)

要介紹黑屋(Baan Si Dum)當然不能不提泰國著名畫家Thawan Duchanee,他就是始建這個藝術園式的博物館的人。上一句才剛提到「泰國著名」,其實地位絕不止「著名」二字,就在博物館外的地標,已寫出他是一名National Artist,是「國家級」啊!他的畫作早已在國際間享有高度藝術及商業價值;在博物館內的紀念品店行逛的時候,就給一位工作人員捉住,叫我估估店內那張大型畫作值多少錢,原來索價過百萬港元!這幅畫不可拍照,不過你可以買張postcard來紀念或臨摹一番。

我喜歡把這個博物館叫「藝術園」,園裡收藏品眾多,主要是藝術裝置,主題都是圍繞死亡。我參觀的時候,它正與大學的藝術系合作,學生把學校的workshop移師於此,在園內各類建築中作藝術創作。到此一遊,不單止參觀探秘了有關死亡的主題展覽,也能欣賞到新作品於園內最大的黑屋中展出。生生不息,雖跟「死亡」這個主題背道而馳,但藝術的承傳,可說莫過於此。不知道這個合作企劃是否每年都舉辦,但這絕對是1+1大過2的一次參觀。
學生正在努力當中
泰式小屋
隨地(但有序)的牛頭骨

博物館中的常設展覽,展出了大批動物的標本,如鱷魚皮、牛頭骨、獸皮、大量的牛角,也有捕獵工具、木雕。展品中,出現得最多的可算是男性的生殖器雕飾,我認為這也是「承傳」和「生機」的象徵。特別介紹要到園中的廁所。廁所獨立一幢,黑色的,四周整齊掛著不同動物的標本,如蠍子和雀鳥。

除了藝術裝置,園區裡面的建築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無論是園中最大的黑屋、各個小型的木構泰式建築,還有幾座有點超現實的幾何形狀建築物,由傳統到抽象,有趣!
湯碗狀的小屋
How to Go? 前往方法:
黑屋在清萊的北面約公里,由清萊的巴士站出發也很容易,只是下車以後,走一段小小的路,拐個小彎而已。如有疑問,小路上問問人就ok了!
1. 清萊有2個巴士站,在市中心的舊巴士站 (Terminal 1)乘 5號往Mae Sai(美塞)的巴士,上車時告訴司機及票務員,你要到黑屋就ok!
Terminal 1, 5號站台

此處落車
2. 下車後,直行約150米左右,見此屋轉左,直行到尾即見!

轉左,直行到尾
Where Exactly?? 詳細一點:goo.gl/O2MnlG
我準備了一個清萊地圖 (上面連結),已包含了黑屋藝術園、白廟、市中心鐘樓及之前我住過的旅館位置。

注意開放時間:0900-1700, 1200-1300午飯時間休息

延伸閱讀:
【泰國遊記】清邁 清萊 素可泰 曼谷 11天行程 (上)
สวัสดี,由微笑的國度回來了!【泰北+素可泰 遊記目錄】
[泰國 清萊 住宿篇] @chiangrai cafe & accomodation:住在咖啡店

2012年9月24日

他媽的土耳其航空 (Turkish Airlines, a total nightmare)

事情是這樣的 ...
2012年6月國際旅遊展(ITE)中知道U Magazine有新網站《酷遊網》,以寫遊記贏機票做宣傳,得獎者2名:1. 最精采遊記大獎;2. 提交最多合格遊記大獎。各得由土耳其航空送出不指定地點機票乙張,已包機場稅及燃油附加費。目標相當明確,我要爭(2),提交最多遊記,贏機票。

8月3日公布結果,我順理成章得獎了。
既然是「不指定航點」當然想去最遠的地方,巴西San Paulo,但又想去一早計劃了的伊朗。

8月13日到土耳其航空辦事處領取換領信。

收到領獎信才知道獎品細則改了:由「不指定航點」改為「往歐洲的航點」,由「包括燃油附加費及機場稅」改為「只包燃油附加費」,由「一年有效期」改為「至2013年5月31日完成航程」。所以根本不用考慮伊朗或巴西!

8月16日,既然伊朗和巴西都「不屬於歐洲」,即轉目的地:由土耳其內陸城市Mardin再陸路入Georgia格魯吉亞。我打去票務部,票務小姐說「獎品的條款係去歐洲,唔知土耳其呢個城市包唔包」,邏輯真有趣!還要跟marketing的人confirm一下,但marketing的人要再下星期才出現;一星期過去,沒人主動回覆。我再電,電話hold了一陣,明白,票務小姐在這星期根本沒有跟進。

Wait(後補)了3星期的機票,我相信已經無望於9月中出發了,但9月初在土耳其航空的網站上仍有機位賣,可見航空公司根本無心送出機票。

用「送機票」的方法做宣傳,但又如此小家,效果一定相當負面。

我明白比賽條款亦有訂明「是次活動及所提供的獎品須受土耳其航空標準條款及細則與免費機票條款及細則約束」,所以這一次(第一次嘗試去換)我就轉目的地去Georgia,亦沒通知主辦單位U Magazine/Qooua。此外,原來什麼都要經土耳其總公司批准,土耳其航空公司香港分公司好像什麼也幫不上忙,一句「要由總公司批」就可以推得乾淨,這更令人對此公司失望。

這樣的服務,未出發,我已感受到,要掏荷包買機票的人,好好考慮。

至9月24日,我共試了3次機位,仍然一條毛都冇。故事發展,下回分解。
下回:卑鄙的土耳其航空  http://kelvinchong.blogspot.hk/2012/09/shame-on-turkish-airlines.html

2012年9月19日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 後記

反國教一事鬧大了至今,我都未有好好寫一下。由學生發起絕食開始,我才開始了解事件,開始了解後,情緒不可收拾地要走到社交網站發表,目的只想更多朋友了解為什麼要反對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又想理順一些對「反國教」人士的誤解,更想令更多人明白開設此科的問題和後患。

2012年9月1日,開始見到有朋友在FB上討論國民教育和「寫」出來反對,跟著知道在政府總部外的反對人士,開始用絕食作抗爭注碼,我在想「有需要如此激動嗎?」究竟為什麼會洗腦? 漸漸FB上出現愈來愈多的意見和討論,我覺得有必要從基本理解才能討論。

9月2日,有人為了反國教絕食,而我晚上在家發現一包米及罐頭,上面有沙田婦女會 國民教育中心的貼紙,並上載到FB。愚民,就是這麼簡單。
 



9月3日,事件愈見激烈,於是讀了《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及2011年咨詢稿的部分章節。首一兩天讀了一半,就覺得魔鬼在細節之餘,還有是在背後,背後一些只有在教育界內工作才知悉的基制。就看了兩天,比較了2011年的咨詢稿,今年2012年6月時的指引定案其實在文字上已有非常的克制,例如第四章「學與教」的章,那種宣揚中國有幾偉大的感情已經在此章中刪減不少。再細看指引中,四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及目標,可以說是寫得「很好」,意思是無甚爭議的地方,因為課程內主要是講德育,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發展出更好的國民質素,這些都是普世價值,難道有人有異議嗎? 這正是要將「國民教育」和「德育」聯合成科的其中一個原因了。

單單一個「國民教育」難以有料獨立成科,於是就把一向在中小學裡都有編入教程的公民教育、德育 ,甚至是常識科的內容,抽出來,再成科,那構成第一重開科必要性的爭議。你想看「國民教育」? 請看附錄六國民教育學習模式建議,簡短一頁,就已經清楚說明「國民教育的學與教基礎:以「情」引發」,「教師應協助學生領略家國情懷,由接觸國情資料開始,體會國情資料背後的豐富情感,因而產生觸動」。相信盛女救星Meiling,除了開婚介所外,也可開班教導如何愛人。

指引的開首部份明顯回應了咨詢稿發表後的爭議,分別解釋國民教育和公民教育及德育的關係,但說服力不足,至少我不認同。當然有更多的在校教師亦有提出更實際的重疊和資源等的理據。在指引中的「課程規劃」部分,提到與其他科目的配合,這亦說明課程重疊的問題,整個十二年的課程,就已經和小學常識科、初中生活與社會、高中通識教育、地理、歷史等等重疊。

學生的時間表已塞滿各種科目,如何再加一科? 指引就建議每星期兩天的早課時間,即是取代原有的班主任課或早讀時段。大家可能覺得,一星期兩堂,影響不大,但魔鬼還在細節,如細閱第二章的「課時安排建議」,小學階段需要預留約19%的課時去推行此科,即是大約一天上課5小時,就有1小時被灌輸《德育及國民教育》了;大家看到了每星期兩節課和每日都有1小時的課堂的分別嗎??

有朋友膚淺的說,教學內容很正面,當然正面啦!假如課程本身都有「可見得到」的洗腦的話,任何人都已經對此科誅伐了,還用反對嗎? 還想討論內容? 好,就講講第一階段課程中的國家部份。我不知是否低估現時小一至小三的學生,個人覺得太早灌輸「當代國情」了,學習目標是要「理解當代國家於不同範疇的發展,以及當中的成果、限制、改善方向」,大學生們,你懂答嗎? 我覺得無論教材是講豆腐渣工程又好,六四都好,都不適合。教什麼合適?? 我認為由中國地理、歷史風物此類有影像又具體的事物出發,去建立對中國的感情,加上要求學生讀成語故事,如「孔融讓梨」此類歷史故事,更能打好中文根基,成為一個有五千文化背景的中國人,而不是中共人。教什麼「成果、限制、改善方向」?! 看來都只是想要小一至小三學生去背誦豐功偉績吧!


9月5-6日,社交網站都被國教科洗版了。評論說這場爭議令民間撕裂了,我認同。FB上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不停發聲,有激烈有溫和;但很多時,反對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反什麼,反洗腦?? 你知道憑什麼說課程洗腦嗎? 支持國民教育的人一樣,究竟你知否國民教育、公民教育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有什麼分別? 不要說什麼任何國家都有國民教育,你聽什麼人說? 不要說什麼入藉哪個國家都要懂得該國國歌,膚淺!我希望社交網站上的討論,可以令更多的人知道我反對開科的理由。

指引中的第二及第五部分都有提及評估的策略,也是有很多爭議的地方。什麼要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做評估,我已不太想討論;簡單一問,情感可以評估嗎? 扮出來的行為,是否可以獲得更正面的評價??

看真一點,是需要用腦的,不是人讀指引,你又讀指引,跟著就拿出課程內容說「理解國民的角色、權利與義務 --> 認同!」「協助學生明辯是非、培育獨立思考的國民素質 --> 非常同意!」,是否想得太膚淺呢? 我認同此科的實踐是非常校本,非常注重學校所用的教材,但學校用的教材是否政府或中央所希望使用呢? 問題問得頗陰謀,不過你可以留意細節,「教育局會透過不同的機制,包括定期學校探訪、學校自評、校外評核、問卷調查等,以了解德育及國民教育在高中推行的情況」,政府能夠每一間開科的學校都派53萬去推行一科無必要的科目,可見其力度。還有還有,「課程規劃」一章提到,為「配合相關學習經歷/活動,例如:參觀考察、交流體驗 ... 深化學習成果」,那53萬其中一個用途,就是資助學生去參加由國民教育服務中心主辦的考察團,考察什麼? 難道會是豆腐渣工程所帶來的惡果?

讀了很多評論文章,包括了現職在校教師的意見,有些意見我無法考証,例如要求老師將個別學生的評估上載,難道這些都是學生將來要入政府做事的考勤? 這做法是前所未有的,引起陰謀論者注意是必然的。可惜,做老師都要顧全飯碗,不會輕易把這些資訊放出來。可是,教改之後,初中的中國歷史科被「滅科」卻是千真萬確的。原來中史科都沒資格獨立成科,難怪政府要繞個圈來推國教,谷愛國了。我覺得要愛國,先要好好認識歷史,再講,華夏文化上下五千年,可愛的地方太多了。歷史不推,推國教?! 太有目的吧!

我不記得是9月3還是4日,在家中看了在政府總部的集會的直播,有點煽動性,我不太認同。9月4日晚,更搬出民主女神來,事件明顯已變質。之後,身邊陸續有朋友參與了集會,我還沒有出現,其中一個原因是我不認同反國教大聯盟一定要政府徹科的立場,同時對於拒絕加入「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的邀請也不表認同,我還用了昂山素姬的例子 (昂山素姬為人民福祉,雖然是十萬個不願意,但最後都要宣誓效忠憲法入局。因為昂山知道入建制,才有力量去改變。) 去反對大聯盟成員拒絕入會。學民思潮所持的原因也不無道理,委員會中大多是奉命開展 (其實委員會名稱已經是「開展」),少數聲音加入了,最終在黑箱作業的討論形式下,反對開展國教科必會失敗,更有可能承擔起外界的指責。後來,據9月8日的報導,大聯盟已反建議,必須有傳媒在場,才答應與政府公開對話。這樣,我信服了!

9月7日,看了近一星期的資料,看得愈深入,我覺得愈要站出來,慶幸當晚還有十萬人跟我想法一致。離開金鐘的地鐵車廂,已經感受到一股團結的力量,集會中的叫喊,不如我想像的煽動,除了叫叫口號外,還有一些分享、一些講學、一些音樂,整晚大家都很克制,我感到身為集會一份子而高興。看到學民思潮的「潮童們」在出入口的把關、沿路的指引、集會中走勻全場派水和離開集會處「送客」致謝,完全令人感動。真致謝的,應該是我們。


9月8日18:00,特首梁振英宣佈撤銷三年的開展期,科目由學校自主。9月10日教育局宣布即時抽起課程指引中「當代國情」及相關評估的部分。

雖然戰線已下放到各中小學,但正如韓連山所講,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2年8月28日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聽聞《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全球大熱,不過最後我還是在家看影碟。

影片內容不贅述了,讀者們wiki一下就可以了。影片是好看的,節奏明快、緊湊,娛樂性豐富、還鋪下了一條不錯的感情線,但想寫一下觀影時的「心路歷程」。

早前我看了《死神來了5》Final Destination 5 ,到了第5集才看,只因為免費,姑且花個半小時獵奇一下,看後真的想知為什麼要拍一部(其實是5部)如此無point又變態的片子 (註:小弟對於血腥核突變態是無感覺的。)? 而這部《飢餓遊戲》,我也有約45分鐘的時間,不斷思索拍片的主旨為何?? 究竟道德標準放到哪? 人命可以有幾賤? 美國的校園槍擊案是否這些標準與價值的結果? 我覺得很恐怖。

不是說此片沒有感情的描寫,有,還落墨準確,頗具感染力:親情、愛情、友情,共冶一爐。我形容為「準確」,是市場上和技術上的考量。影片的目標觀眾乃年青人,寫親/愛/友情都是較易被他們所感受的,為市場因素;技術因素方面,劇本著墨(背景和發展)恰到好處,timing (醞釀)也計算準確。不過,親/愛/友情是基於人性和同理心,但「遊戲」本身根本就是建基於一個埋沒人性、毫無同理心同情心的社會,這樣分析下去,影片的核心情感根本就很不合理。現在想起早前電影開畫,看到那些小朋友捧著那三本厚典典的原著小說,我心寒了一截!

心情反覆意難平,好在影片劇力夠,到「遊戲」正式開始時,我也沒心思再反思什麼了,反正觀眾可以當戰爭片和「奪命XX」系列電影去欣賞,殺戮過程導演處理尚算不俗,沒有賣血腥。再想想「遊戲規則」:12個行政區每年都要交出少男少女各一名,來參與一年一度的「飢餓遊戲」,24人互相廝殺,至最後生還者為勝;其實這又跟羅馬時代的鬥獸競技沒有大分別,老一輩的可以想像是電影《賓墟》Ben-hur,近一點可想像由Russell Crowe主演的Gladiator,心情就沒有掙扎了。

小說的首部曲搬上銀幕,沒看過原著的我覺得相當不俗,但有點擔心第二部將會落入兩男一女的老套戲軌 (sorry,我沒有看過Twilight)。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烈女派,型!等紅!一眾男主角及其他配角都靠邊站!必聽片尾兩首歌:Taylor Swift (ft. The Civil Wars)的Safe & Sound及The Civil Wars的Kingdom Come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2012年8月23日

曼谷去清邁的夜火車指南

有好多人問 (包括我自己),點解往來曼谷及清邁的火車車程又長又常有延誤都要推薦乘搭?
搭過的朋友很容易就答你:因為此程火車是旅程的一部分!
我現在明白了!

先來一個貼士(2nd class sleeper) 一定要買下層 (Lower Berth),因為有大窗,一起身,就見到窗外風景;床亦較上層大張。第二,最好揀車卡的中間位置,離廁所不太遠,也不要近。
旅客通常坐2nd class sleeper,有冷氣,一整卡車只有2個廁所,都算很清潔。聽聞1st class的就是2人一房。

火車票,去邊度買? 去邊度上車?
同一地方:曼谷 Hua Lamphong 火車站
接連曼谷地鐵MRT站 Hua Lamphong

圖中有幾部mon的位置就是售票處

時間表:
北行線列車:

可參考網站 — http://www.seat61.com/Thailand.htm#Bangkok%20to%20Chiang%20Mai
泰國鐵路官方網:http://www.railway.co.th/home/Default.asp?lenguage=Eng

旅客通常都會選擇 Train #1 (1800開出)或 #13 (1945開出)

時間表上寫的到達時間不能信,因為delay情況非常嚴重,例如我選乘了#1, 1800開出的車,到1115才到清邁,比原定的0745,足足遲了3.5小時。

不過,列車上非常舒適,而guesthouse又不會那麼早收客,加上清邁舊城比較「閒適」,0800到城都沒有什麼做 … 適應一下吧!

買票指南
我原本都「坐定粒六」打算落機後買即日的車票,不過愈來愈擔心買不到下層床,甚至sold out,出發前幾天才打算advance booking,假如你有此擔心的話,以下是可行的方案:

1. 經泰國鐵路網
(由2013年1月起,當局已停止網上購票服務,網站 http://www.thairailticket.com/esrt/ 現只提供查閱班次;根據泰國鐵路網的Facebook專頁資料,似乎是因為營運上出問題,故無限期停止網購。另一方面,根據火車網站 www.seat61.com 的資料,2013年9-10月期間,來往曼谷及清邁的班次亦受維修影響,有部分的班次取消和部分路段需以巴士接駁。總之,就是多事之秋,定行程時宜先核實交通安排的可行性,如有最新的更新,我會盡快更新文章,謝謝!)

http://www.thairailticket.com/esrt/
提供60天到出發前2個小時的預售
需付20Baht 及 3%信用咭手續費 (如2nd Class Sleeper Lower Berth, 原價 881 B, 埋單要928.03 B)
缺點:很多位已hold起
個人經驗 (2012年3月):出發前2天,見手續費不多,想買,但只有幾個上層的床位,所以沒有訂。但到我親身去到買的時候,甚至上到車後的觀察,發覺有好多吉位。
個人經驗 (2012年11月):因為已定好11月尾到清邁參加天燈祭及水燈節,旺季關係,所以正正在60日前當日上網訂票。過程相當順利,車票在完成信用咭交易後出現,亦會email到你登記的email地址,pdf file,print出來,就可以!

2. 經當地Agent
要agent服務,當然要多付一點,服務費由200-300Baht不等
其中2間我聯絡過的:www.asia-discovery.comwww.thaifocus.com,另一由火車網站介紹的 www.thailandtrainticket.com (我並未聯絡過)
個人經驗:既然官網訂不到,心中有所顧慮,一於找agent,但他們不做當日到機場,即晚走,加上當日是假期,所以無人理我 …

3. 經email向泰國鐵路局買
手續費為200Baht,但要起碼2星期前完成
email: passenger-ser@railway.co.th
Fax:  + 66-2 225 6068
個人經驗:我未試過 …

最後,我以9秒99的速度,1330落機出閘Airport Express轉地鐵,1500就買到票,搭即日1800的車!
出發!
月台
坐位,晚上開出來就成睡床
廁所外的洗手盆及夜晚的臥鋪
你也可能有興趣:
如何在網上購買曼谷至清邁的火車票??
泰國素可泰歷史公園 @《中國旅遊》第389期 (12年11月)
สวัสดี,由微笑的國度回來了! 

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的獎品

恭喜自己!我在一比賽中,贏得一張由土耳其航空送出的機票。
但不表示得獎人不會批評此航空公司!先一句:誠意欠奉!

後續閱讀:
他媽的土耳其航空 (Turkish Airlines, a total nightmare)
卑鄙的土耳其航空 (Shame on Turkish Airlines)

2012年8月22日

《魚躍奇緣》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

腦,近來真的用得很少吧 ... 導致記錯飯局日期、買錯了戲票、在錯的日子租了影碟,看來有點到了藥石不靈的地步。於是撐著倦眼,零時00:30開始看電影 (翌日還是要上班的)。



《魚躍奇緣》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

眼皮掉了兩次下來,是因為我眼睏,不是因為戲悶,電影還好。

我是在曼谷的BTS上看到此片的trailer,不知道大家看這電影的片名時,首先會被什麼吸引呢:Salmon (三文魚)、Fishing (釣魚)、還是Yemen(也門)? 對我來說,當然是也門啦!

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南方,可說是遺世所孤立,但不代表是個隔世桃園,近兩年因為恐怖主義的入侵,連我到也門的旅遊計劃也得無限期押後。當看到片名和那些肯定是「偽造」的也門場景trailer時,心中已十分期待,特別是想知他們如何「製作」也門。男主角Ewan McGregor,我也頗喜歡的。我對Ewan的形象,仍然是停留在Trainspotting 和伙拍Cameron Diaz的A Life Less Ordinary的年青時代,看到片中他如何面對中年危機和面上歲月的痕跡時,噢,發覺我也不再年輕了。話說過來,片中還有一大亮點:Kristin Scott Thomas。

現實中的奇幻之事 (或奇幻中的現實),就好似片中的酋長一樣,有錢就得!這是我看得最不耐煩的地方,那個有錢酋長還要說教般,向Ewan飾演的自然科學家Dr. Jones推銷「信念 faith」,說到底,什麼也是錢啦!多舊(三文)魚!

這不是一部旅遊特輯,或如Eat Pray Love的電影,它其實是一部愛情片。我明白為何要寫女主角Emily Blunt和她男朋友只開始了幾天就馬上被召入伍到阿富汗,這都是為了造就另一段感情的萌生,變得合理。感情線的推進是不錯的,但我又不太喜歡結局。我還是喜歡那個「偽也門」和Kristin Scott Thomas所飾演的首相新聞官。

Kristin戲路縱橫,但我對她的印象,同樣只停留在她在The English Patient中的角色,太深刻了,也許是那段時候,自己的記憶也最靈光吧。相比較Ewan的演出,Kristin真的很搶,她的每一幕戲都好像旋風般,印象深刻,看看她如何喝罵兒子,嘩!可不是潑婦罵街式!又看看她如何狂風掃落葉的,把「三文魚移植也門」project一錘定音,壓場的演繹啊!

凌晨02:38 (包括因為2次睡了過去,再playback的時間),我還要捱多一陣,等片尾的credit出來,看看那個「偽也門」實在在哪!

答案:摩洛哥。

2012年7月30日

我想為強國說句話 ...

上屆和今屆的奧運開幕,我也有睇足全場,事後看了大眾在社交網站上如何稱讚前宗主國的開幕表演,但我想comment,以show比show的話,真的是這樣wonderful嗎?

先撇下我(或大家)近年對中國大陸的成見,京奧的開幕式可說是體現了「大氣」,表演中也呈現出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卓越的成就 (當然這些成就都是幾百年前的事), 我覺得以第一次舉辦奧運的國家/城市來說,這場表演是不可多得,也亮麗非常的。我為身為華人,能將自己的文化背景宣揚而感到光榮!整個開幕的編排流暢,主要有大場面的震撼,起激盪人心的作用,也有小部分的細膩舞蹈,稍作調劑。

反觀本屆的倫敦奧運 ,除了每屆都有的一段主辦國的歷史話劇外,其他部分都很散,每一部分獨立起來效果雖然出眾,但絕對沒有一種承先啟後、起承轉合的流麗編排。音樂編排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但流行音樂的部分又太過流於演唱會風格,好與壞,真的見仁見智。

京奧的開幕表演中,所運用的表演模式 (如萬人操)的確處處表現出共產主義,但我不覺得是「機械化」的參與,沒有「人性」 (引號內的形容詞是來自某些朋友,近來對上屆京奧的批評),當年的攝製也盡量表現一些細部,以平衡大部分wide shot的大場面,參與者都有與有榮焉之感,那是國家的盛事啊!

倫敦奧運的開幕表演,結合了錄像和現場表演,在家看電視能夠獲得導演想帶出的訊息,然而在現場看live show的觀眾來說,我想應該不是太能投入故事的發展,例子有工業革命及向world wide web發明者致敬的一部分,故事的推進節奏不甚理想。

今屆倫敦奧運開幕所花的製作費是08京奧的四份一,大有大搞,細有細搞,創意不能以金錢來衡量,論當中部分環節,倫敦奧運實在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可說是一個有啟發性的綜合表演。我特別喜愛展示英國的醫療服務至英國兒童故事的一章、英女王充滿幽默的粉墨登場、點起場館聖火的安排,都是充滿心思和創意、表現出西方先進價值,同時又令人動容的表演。

兩屆的開幕表演方向不同、所要展示的東西也不同,但在他們想要展示的領域中,也是非常優秀的水平,沒有哪個給比下去的結論。

看完開幕禮,心中也有句說話想和英國講 ...
Thanks for your education, your legal system, your legacy and Brit-pop!

(網上圖片)


2012年7月26日

caffè HABITŪ X [ FujiFilm 相像之旅 ]:咖啡 / 旅遊 / 攝影 分享會

難得有個機會,將「咖啡、即影即有、旅遊」三個元素混合再重塑,創造出一個獨特的體驗。混集了咖啡香氣的遊記,我想,我曾經擁有過,那些待在咖啡店中寫的遊記,應算一員吧!

caffè HABITŪ X [ 相像之旅 ] 講座,7月27日是第二場了,我先分享一下第一場的花絮:

























寫在第一場之後,第二場之前

高興能夠和Habitu Coffee Academy & Roasting Studio的負責朋友 Roy談咖啡,因為他實在很專業,解構了我對咖啡的一知半解,如果不是這次的機會,我想我不會記得第一次到巴黎火車站跟 espresso首次遇上的經過。還有在約旦的小城,我看了有小店炒咖啡豆用小石春相伴;在泰北,我到了一家咖啡店度宿一宵;眾多在路上發生的小故事,一概與咖啡有關,皆因咖啡就是當地人的生活。

能走進人家的生活中,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想想你何曾和街上的遊客聊天? 可曾讓他們認識你的家人? 離開了城市,一切回歸簡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單,生活簡單,想起 TM Wong 的一個分享,因為他的一幀即影即有,使「因生活而迫人」的小孩「鉛華盡洗」,童真再次活現,那份真切的眼神,你感受過,便會懂得的那份感動。

活動資料:



相片鳴謝 Saki。

直到 2018 年,「旅遊 x 咖啡」這個概念,終於要集合了!《100字的咖啡遊記》FacebookInstagram 專頁面世了,雖然未至於要大大力推廣這個平台,但總算是開始了!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