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

《翻牆熱氣球(Balloon)》觀後感:721 恐襲 警黑合作地面化 八個月後

寫在觀影《翻牆熱氣球(Balloon)》之後;時值 2019 年 721 元朗港鐵站恐襲,警黑合作及選擇性執法明目張膽化的一天。


自由對你的意義是甚麼?
你願意為自由犧牲甚麼?
面對世界首屈一指的打壓組織 --- 中共,我們要明白將來的路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一向享有高度自治與自由的香港人,從 689 時代開始,好應該漸漸理解香港一向信奉的價值:自由、公義和法治,一步步趨向瓦解。到 2019 年,崩壞的情況表面化,極權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甚麼屈打成招、選擇性執法、警黑合作地面化、高官警謊鬼話連篇,這一切通通不陌生。

二戰結束,東西德分治。歷經 40 年社會主義,東德人終在 1989 年等到圍牆倒下,但在此之前,有無數活在鐵幕之下的人不惜以各種方式投奔自由,其中一個較特別的方法是利用熱氣球。電影《翻牆熱氣球(Balloon)》就是根據 1979 年的東德一個真人真逃亡故事改編。

2020年3月15日

《心活誌》 2020 年 3 月:走過烏克蘭的革命現場

路上的樹都綁了代表著烏克蘭的藍黃絲帶,紀念一眾為革命犧牲的人

《心活誌》 2020 年 3 月:走過烏克蘭的革命現場

去年一開始, 「烏克蘭」三個字就老是常出現:先是一部講述 1986 年切爾諾貝爾核事故的電視劇《切爾諾貝爾(Chernobyl)》,之後是引起香港人討論的紀錄片《凜冬烈火(Winter On Fire)》,兩部影像作品都是外國人認識烏克蘭近 30 年來最重要事件的入門精讀。後來,在網上又看了些訪問,片段中烏克蘭人討厭自己國家,又對其他地方的政治形勢發表意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於是,推動我踏上這次旅程的不是影視佳作,而是那些反宣傳的訪問影片。

初到首都基輔,在市中心區找換錢的店,穿過獨立廣場(Maidan Nezalezhnosti)底下的地庫商場時,經過一家外賣咖啡店。藍色的店內,只有一位年青咖啡師,店外有一位看似是熟客的男人,當我停在店前看餐牌時,店外的男人就開始跟我介紹咖啡。他幫我點了咖啡,就開始八卦起來,同樣,我對他們的生活也好奇,非常對等的交流。

談到經濟,感覺他很正面,於是我追問「2014年革命後,你們的匯價跌了一半,我聽很多人說烏克蘭都崩潰了,民不聊生,你們是如何走過呢?」他發放正能量說「這是革命的後遺,經濟一定有影響,但也是預期之內,5年來通貨膨脹不易過,但今年已經有改善,匯價已經慢慢回升」

說著,他提議走上地面,也就是 2014年那場革命的主場景,開始談起各自的家與國,也圍繞他們的經濟現況和年青人的就業取態。我發現不止他,仍留在烏克蘭的人都很正面,即使看起來有點冷,淡淡散發出的不是失望,而是誠然的隨性與信心。這一刻,我反而想碰到那些反宣傳影片中的烏克蘭人,聽聽他們的想法。

烏克蘭多個人民革命都在獨立廣場上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