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8日

回覆

到現在,我仍然可以自信說我小時候是有點才情的,留連於老師當時的讚賞,已感到足夠了。記得中五時,中文老師說喜歡我的文章中有種成熟的味道;我們都說愛用筆紙寫字,我現在都一樣。當魔法減滅後,現在是一個得普通報酬、中下生活的庸俗肉身,離中五已有十年有多的時間了,時而勢易,往時寫的東西不會有什麼發報渠道,現在縱然中文打字速度慢,我也會用盡量在網上發報。

偶然也會拿起紙筆,因為寫在紙上的文稿會給我一種滿足的感覺,滿滿的一頁,有時斑斑花花,有時條理清晰,看似是九龍皇帝墨寶之外的藝術品。寫東西是一種雅興,我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此感覺,05年的一次大旅行,途上的車船,令我有機會把經歷和感覺沉澱,終於在完成旅程的兩年後把遊記寫好,洋洋十萬字,蛇頭虎尾,有點不平衡。把遊記上載到了我的個人網頁及blog後, 得到很多讀者的回應,著實鼓舞。幾年來每一個回應我都會用心回覆,又開始寫其他我喜愛的東西,好像是電影、音樂、生活等等,這一篇就特別想寫寫我讀blog的看法。

早前有一位看過我blog的人回應,是一位會用書面語的人,寫得有點感性有點文雅,滿有意思的,特別是對<浮生路>一篇的回應。<浮生路>令我想了很多,用了一晚時間,把腦裡頭的思緒整理好了,寫了短短的觀後感。後來有人回應了我這篇,說他也有著差不多的觀感。

不知道大家讀到一些blog文,發覺blogger的思路跟自己好像在另一端接通了後,會不會也對這blogger產生好奇呢? Blog海內存知已,我信的!我相信到一個地步是這人會是另一個自己。我試過讀過一個身在中東的香港記者blogger, 他的世界觀很大,見過不少世面,知識廣博,文章有觀點;然而在他的自我介紹中竟然發現有些像出自我以前寫過的東西似的,跟著又再發現我和他是同年同月、也是同姓的人,於是有種「尋找散失了的孖生兄弟」的心態,寫了個回覆。跟著我把這件事告訴我女朋友,發覺這個「失散了的兄弟」是女朋友的朋友的大學同學,天涯若比鄰!

我寫過王貽興,說在書局裡打書釘時看了他的遊記散文<有關旅行>中的一兩篇,發覺思路有點相似,之後再找找他的個人資料,原來我和他的同年出世的,一個年頭一個年尾。我常覺得他這類的文人是「傷春悲秋,無病呻吟」居多,也許,我也有他當中的悲觀特質。近期,聽了他一個訪問 ... 大家的初戀都是如此這般。因為一個訪問,我有興趣再找找他的「有關旅行」。

朋友,如果你讀過了我的文章後,覺得有種「叮」一聲的感覺,寫個回覆,一起尋找另一個自己。

PS: Thanks HungCat for inspiring m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