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
2010年5月21日
火燒天使之城
2010年5月12日
2010年5月7日
因「銀」而異 - 捷克的Kutna Hora
捷克的歷史中,Kutna Hora曾經有過一段舉足輕重的日子,她的發展跟銀礦有密切的關係。銀礦在什麼時候發現,已沒確實的記載,傳是說10世紀時在Sedlec的一間修道院所 發現的。自此,附近的人就慢慢搬到這個地方了,直到 1300年國皇Wenceslas II 頒布了有關Kutna Hora銀礦開採的法例及細則,於是,她的採礦事業就給整治,而這座小鎮亦一躍而成為捷克第二大城市。
約一百年後,Kutna Hora 經歷了戰亂及火災,及後經過差不多半世紀的努力,她到達了繁榮的頂峰。銀礦全面的修復及鑄幣業均能為當時捷克皇室種種的大型著名的基建 (例如,Prague Castle及 Karlstejn Castle) 帶來資金。惜好景不常,幾百年的挖掘使大量的銀含量在16世紀響起了警號,加上銀礦已深入地底好幾百米了,這個深度對當時的技術來說已經是極限了,地下水 的威脅愈來愈大,漸漸,Kutna Hora的重要性慢慢減退,而當時漂亮的中世紀建築就留給捷克及我們,成為珍貴的旅遊資源了。在1995年,整個Kutna Hora城區已列入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鎮中除了著名的St. Barbara Cathedral 和人骨教堂 Kostnice Sedlec外,我更推介一個頗特別的地方,就是「捷克銀礦博物館」 Hradek - The Czech Museum of Silver 了。
話說這博物館原是15世紀的皇宮,在1996年它成為現在的銀礦博物館。遊客可參加導賞團,穿上礦工服、頭戴安全帽及拿著電筒,鑽入500米深的礦 洞探險。這個礦洞發現的年份其實很短,只有三四十年的歷史,位置就在博物館所在的Hradek和St. Barbara Cathedral 之間。走過十幾層光猛企理的樓梯,就會到達銀礦洞了。洞壁濕漉漉,有寬有窄,寬的也只能讓兩個「我」平排而行;壁頂有高有矮,伸手不見五指,常撞到安全帽 「咯咯」響。
來到一個較闊,約可容納10個人的空間,導遊著我們停下來,關上電筒,只剩她手上的一點光,訴說採銀的故事。突然,導遊也關上手電筒,四周全黑,只 聽見導遊繼續說故事,是礦工的苦故事,近乎密閉的空間,陰陰涼涼,不知多少苦礦工命喪於此 ... 導遊團約一個小時,要注意什麼時候開英文團。
Kutna Hora 值得去的地方還有 Italian Court, St. Jacob Church, Church of St. John of Nepomuk, Plague Column, Stone House,都是可圈可點的景點。
2010年5月5日
2010年5月4日
「家‧啡‧閣」
壽星仔手沖咖啡 |
3月尾為一好友搞生日會,下午安排了一個「淺啖咖啡」的活動。知道好友愛飲咖啡,也曾經到工聯會上過堂,學過沖咖啡基本功和理論,今次讓一大班朋友一起泡咖啡,樂趣昇華。
沖咖啡真的需要一門技巧和學問,嚐葡萄酒尚且可仗靠名牌,但原來一杯好咖啡,有很大的程度是來自沖咖啡的人的手中;那個人可以是你!即是說,你可以親手沖製一壺合自己心意的咖啡。
能夠跟咖啡愛好者學咖啡,是最完美的搭配。話說我要找家能夠辦「咖啡班」的地方/舖頭,於是聯絡上一家咖啡豆的香港代理,不收分文把我介紹到他的一位客人。接頭是位女的,跟她接觸,就感受到熱衷一樣事物的熱情。
她叫Tiffany,她和她先生Terence都是咖啡愛好者。逢星期六日就會到何文田體育館餐廳幫手,餐廳是由鄰舍輔導會經營的,致力支援弱能人士就業,而餐廳闢了一角賣咖啡,名為「家‧啡‧閣」,就是Tiffany周末的基地了。由愛好者主持,出來的咖啡一定做得好。
經過好幾輪的電話,告知我的想法,例如要講什麼、要做什麼後,他們都非常樂意配合。正式落實活動之前,我先走到何文田跟他們見個面,看看環境。他們即席沖了杯咖啡,是為印尼的「曼特寧」。不加糖,不加奶,Straight!是一種可媲美葡萄酒的味覺享受!
生 日會當日,他倆還邀請了2位朋友幫手(一位叫Keith, 另一位...會是他女友嗎?),因為我們大排筳席,足有13人。人數大約一早預到,只是有朋友之前沒有告訴會來,令地方有點逼;大致上都預計會分兩組進行 手沖和機沖,之後大家都有機會試「拉花」。好友之前曾經想到台灣上堂學拉花,我就記住了,「拉花」?! 我從來不知道是什麼 ...
兩組人,遠一點的就在學「家用機」的操作 |
Ally的拉花最似樣 .... 壽包! |
「家‧啡‧閣」
地址: 九龍何文田忠義街一號何文田體育館一樓
推介:別以為咖啡拉花只是大人的玩意,原來朱古力也可以「拉」,超可愛!
泡沫朱古力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