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7日

為烏克蘭做點事 Stand with Ukraine

如果近日你有在 Google 「How to help」 的話,未輸入重點前,Google 已顯示最多網民的查詢:How to help Ukraine。顯然而見,全球網民都想為烏克蘭做一點事。

如何為烏克蘭做點事?How to help Ukraine?


香港人在歷經 2019 年的洗禮後,在資訊處理及國際視野上好應該有急速成長,譬如轉發資訊前,想想來源及其立場,最好自己也 fact check 一下;第二,大家都知一圖勝萬語,轉發有相當力度的圖片前,考慮一下網路上是否已大量充斥,會否造成情緒傷害。2019 年到烏克蘭前,在 Facebook 上開始追蹤當地的英文新聞媒體 Kyiv Post(FB @KyivPost),對了解當地的資訊有幫助;然而作為讀者,也請以讀香港新聞的態度:多留意細節,不要只看圖!Kyiv Post 在 FB 上寫烏克蘭軍擊落俄軍時,曾配上一圖片,因為我在別處也看過類似報道亦有用該張相,文字卻有註解指照片純為相關事件(但帖子已有幾百次轉載),我留言查詢後,有網民回應其真實來源,網民力量就是大啊!First thing first,烏克蘭外交部(IG @ukraine.ua)亦有提醒 Read and share verified information about Russia's attack on Ukraine。



2019 年 9 月去烏克蘭,是因為有關 2013-4 年烏克蘭廣場革命(Revolution of Dignity / Maidan Revolution)的紀錄片《Winter on Fire》、立場姐姐何桂藍幾篇有關革命 5 年後的報道,也想戳破或親証中共的大外宣,於是在基輔參加了由有參與革命運動的人帶隊的 walking tour。在團中認識居英港人 H,我和 H 當日在基輔完 tour 後就和導遊 M 詳談(我們是這樣相認的),H 的新聞觸覺和國際關係知識比我多十萬倍!我們一直有聯絡,幾天前 H 問我有沒有聯絡過導遊 M,我說沒有,但其實很想聯絡當時認識的人,不過覺得好 odd 太唐突又八卦。她說「2019 年時你也不就很想國際間更多人關心香港嗎?」

已逃離基輔的人

原來 H 今年 2 月開始就已經嘗試在 FB 上聯絡 M,可惜她一直沒回覆,我說她年前到了匈牙利讀書,說不定一直留在當地了。終於,在俄軍 2 月 24 日開火當日收到 M 回覆,她已跟男友逃到波蘭,父母就在襲擊後躲到大廈地牢;因為她現時工作性質可以 remote work,說想在歐洲地區找個地方短暫落腳。她本身是住在基輔市邊緣一個叫 Irpin 的地區,離市中心 25 公里,已遭受俄軍襲擊,她傳來一張相:


圖中前方是一道遭破壞的路和橋,自然反應是「俄軍!」,她解釋這是烏克蘭市民破壞的,目的要阻慢俄軍推進。我們在亞洲一方,可以做甚麼?你可以繼續關注事態發展,行有餘力的話可以捐錢。M 傳來一個接受捐款的平台:https://savelife.in.ua/en/donate/ 

平台叫 Return Alive Foundation(或 Wikipedia 稱 Come Back Alive),是一個烏克蘭軍的非政府組織,你可以選擇捐款對象:烏克蘭軍(Help the Ukrainian Army)或支持基金(Support the fund),可使用 Bitcoin 捐款。我見到對資訊安全頗有研究的 Pazu 薯伯伯也有介紹(遠在香港,大家可以為烏克蘭人民做甚麼?)。我跟 M 說,會向香港人分享資訊。

在烏克蘭時,我很拼命很主動跟當地人談,有一次在獨立廣場地庫買咖啡時,認識一位店的熟客 N(走過烏克蘭的革命現場),他好樂意跟我分享革命的事。2014 年他 23 歲,已出來工作兩年了,不算是最年輕的一批,那時廣場上一邊下雪,軍警一邊用水炮清走示威者的阻礙物,N 似乎也很理解香港的情況,以樂觀口吻說當時他們都無想過會成功,只是一步一步走來,回不了頭。

2 月 25 日我在 IG 上再聯絡 N,他和家人已到了較安全的烏克蘭西部。他的語氣憤怒但仍正面,指俄軍正轟炸基輔平民區("Russians do unhumanity war actions, bombed civilian zones, shoot regular cars. They are crazy."),我不明白俄羅斯為何要直搗基輔,目標不是只想「協助」兩個東部的「新獨立國家」嗎?N 淡然說估計俄羅斯根本無目的,他們應該覺得烏克蘭人的頑強抵抗令到他們很憤怒("I guess they have no target. It seems they they are very angry because we do the best of us")。想了解最新資訊,N 提供了這個俄文 Telegram 群組,圖片影片都很有參考價值:https://t.me/nexta_live 

有一次在基輔的 Bessarabian Market(類似布達佩斯的中央市場或 ... 中環街市,那種有吃有買有歷史的市場)food court 碰到 G。G 是名烏克蘭美女,在香港生活過半年,香港情況她知道。她的 IG 有不少 followers,直覺她是個 model。當晚和來自烏國東部的朋友來吃東西,說那邊其實都已經是戰爭狀態(時為 2019 年),幾年來已不停有人員傷亡,因為不是一下子大量傷亡,所以國際媒體沒有大肆報道。最近她的 IG 上載不少 Story,主要是烏克蘭文,看圖知意,應該也證實了今早新聞提到平民製造汽油彈的資訊。


烏克蘭的好朋友

我 2017 年在格魯吉亞旅遊時發覺當地有很多烏克蘭人,那時候也沒深究,到了 2019 年來烏克蘭旅行時,問了很多當地人有關兩國關係,原來他們會以「好朋友」相稱。大家看看現時格魯吉亞地圖,會發覺西部一大片土地被劃了出來,北部又有一部分給圈了起來,前者是俄國扶植的分離自治地區 Abkhazia,後者就是俄羅斯在 2008 年北京奧運開幕日,揮軍入侵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South Ossetia)的「成果」。又是「被獨立」,又是俄羅斯,格魯吉亞稱這是 Russia occupation;在首都的 Georgian National Museum 有一展廳就展示了相關史料。

我在我另一個平台 100字的咖啡遊記 第一篇寫的,就是在格魯吉亞山區的一位來自烏克蘭咖啡師 A(儲旅費去非洲第一高峰)。A 已在葡萄牙生活了 3 年,但她的家人和朋友仍在基輔,我看到她 FB 上的 Story 後就馬上聯絡。她的 Story 也轉發了不少烏克蘭的影像,也希望世界各地的人看得到。


在格魯吉亞西南部 Vardzia 時(Probably the funniest day in my trip!),因為搭順風車而認識了一班有大有小的朋友仔,現在他們有的已經讀大學了,看到其中一位女生 Mari 在 FB Story 上載了「SORRY FOR OUR GOVERNMENT. GEORGIA STANDS WITH UKRAINE」於是我給了她訊息。


「... Georgian people are really friends of Ukraine, but our government is our shame」Mari 直呼其國總統之名 Irakli Garibashvili(我係需要 Google 的),指他是格魯吉亞人民的恥辱。格國現時不同地方也出現支持烏克蘭的集會,同時有為烏國捐血的活動。這些國家的情況就如亞洲部分國家一樣,雖是獨立國,但老大就在你後面控制一切,即使人民有多不滿領導人的立場,短期內亦無計可施,不過他們總算有一個總統選舉(候選人要入閘和選舉有多公正是後話,我們香港有市長投票權的是約 1,200 人)。

2018 年烏茲別克的旅程上遇到在美國政府機構工作的格魯吉亞人 T,我們在很多個古城都有碰上,因為大家都是 solo backpackers 很自然找上相同的旅館和餐廳,那一年她的生日就有我們幾個常在路上碰到的旅人一起過。之後我們都常在大家的 IG Story 上互 ❤️。前日我看到她的 Story,是一幅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國會大樓外的集會的相,民眾揮著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國旗,於是我開始了對話,主要是問她有關兩國的關係和為何有格魯吉亞人說「Sorry for our government」。

T 真的回話,我收到的是她的錄音!她說的跟前文 Mari 所說的相近,兩國是幾百年來的好朋友(best friends for centuries),獨立之後,格魯吉亞三次跟俄羅斯交戰,烏克蘭每次都提供支持(語氣加強了的「ALWAYS」),如軍事、軍備等。說到她們的親俄政府及親俄總統,T 用了「terrible」「like the worst」形容,特別提起昨日(2月26日)總統發表了顯然淡化俄羅斯的戰爭行為的講話後,格魯吉亞人都很憤怒,故在社交平台上紛紛貼上「Sorry for our government」的帖子。可惜的是,格魯吉亞的經濟也受制於俄羅斯爪牙。

寫到這裡,我才覺得以往旅行的另一層意義,由香港到格魯吉亞,到烏茲別克,再到烏克蘭,原來我們可以如此連結,面對極權威脅,每每都想像能倚靠大國的力量平衡,但每每都讓人失望,即使有國際目光注視,要捍衛的都要靠自己。俄羅斯的不義入侵,令世界目光投到烏克蘭,烏克蘭人在社交媒體上以圖片、文字、Story 發布俄軍惡行,有 NGO 在做眾籌,民間發起 petition,現時他們希望北約成員國的國民呼籲國家封鎖烏克蘭領空(hashtag #CloseTheSky),但現時最大作用的,只是靠自己的軍隊和國民奮力頑抗,上面其中一位烏克蘭朋友 N 說「we hope to win by city based actions」大殺傷力武器未夠與俄羅斯鬥,希望能在城市規模的戰事中擊退入侵者。


「我想為烏克蘭做一點事,但 ... 」不要說能力有限,好像在某些日子中,你有腳的就走出來,你有口的就「窗邊 9 叫」,今次,你至少可以花點時間了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原因,保持關注,因為烏克蘭沒有我們想像般遠的。我是文宣組,我是旅人,我望憑自己文字的力量和平台讓更多人知道烏克蘭平民的處境、看法及所求。假如有一日你看到一個你認識的人,因為戰亂而發出以下 Story 時,我猜你也想為他們做點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