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好像是看村上春樹的書,書友話村上多年來的作品都是有著他第一本作品《聽風的歌》的情感。而我對郵票的喜愛,也能反映出我對平面藝術、美學概念、世界觀、地理、甚至價值觀的基礎,到現在這麼多年,我仍維持著小時候郵票對我的某些影響。
要在細小的郵票上表達一個主題,設計有時會很仔細,我愛這種風格。一套幾款的郵票,有時會用上幾種不同的色調,但一整套排起來看時,又覺諧和,我著重用色配搭。到今時今日有機會做一些有關設計的project,如網頁、單張、catalog設計等,都會看重detail及配色,那是我的美學概念。
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印象中是來自兩種東西,一是我老豆給我的一張「萬國旗」,另一樣東西,就是郵票。集郵人通常會把他們的珍藏以國家作分類,不到10歲的我,當時會用盡辦法把郵票的來源地找出來,途徑包括了英漢字典中的屬於Appendices 部分的國家名對照、手中的一張萬國旗、從圖書館借來的集郵書、以訛傳訛、想像等等,在那不到5cmx5cm的面積裡,能提供線索的,都會跟進!很記得有一張郵票,上面印著(應該是)該國的地圖,於是我更會找來世界地圖,盡量把所有東面有海岸的國家認出來,我不記得最後有沒有成功,亦不記得我到什麼時候真真正正肯定那個郵票上的不是英文;亦不記得什麼時候我把「莫桑鼻克」(對,那時我看的參考是「莫桑鼻克」不是現時通用的「莫桑比克」)這個非洲國家,看得那麼特別 (可能是那個「鼻」的關係 ...)!

我曾經亦試過歷盡辛酸去找一個同樣有地圖印在郵票上的地方,但 ... 那個國家亦都是東部沿海的 ... 其實那張郵票是很假,我到現在都不能判斷它的真偽,曾經想過郵票上的國家名是虛構的,因為那個字母的配搭又真的幾特別:REPUBLIQUE DE DJIBOUTI。我相信現在很多人看這個名都不會知在哪裡,又是什麼東西,不過對於喜歡旅遊的我,可以告訴你,是非洲的「吉布提」,前法國殖民地,物價不合理地高,對面岸就是阿拉伯半島的也門 Yemen了!

如此這般,我的地理常識比我的朋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