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吾是小說的男主角,邊任數學補習老師,邊寫小說,因緣際會為說出優秀故事,但欠缺書寫能力的十七歲少女深繪里改寫小說《空氣蛹》;青豆是擁有了結他人生命的能力的健身教練。青豆和天吾剛好都在一九八四年踏入三十歲。
三十歲對村上春樹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憑小說《聽風的歌》拿下了「群像新人獎」。而立之年,男主角立志向小說家之路進發,女主角在這時候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陷入了「1Q84」的世界,她所熟悉的一九八四年已不復再。
「1Q84年 --我決定這樣稱呼這個世界,青豆這樣決定。Q是Question Mark 的Q。背負疑問的東西。」
三十是一個有甚麼魔力的歲數?
以上是節錄自《U-Magazine》11月19日出版的一期,《Books - U Recommendation》的《30x2的故事森林》一篇川上春樹最新小說《1Q84》的介紹。看到了這一個題目,真的心悸。竟是這個時候。
文中其實也有一個觀點令我點了點頭上的燈,「今年村上春樹步入花甲之年,這個時候將經歷過的歲月對摺剛好就是三十。」,即是說,我亦過了人生的一半;即是說,我應已嚐過不少的日子、經歷,來到此刻應該是熟成待有收割之時,究竟我人生的前半段播下過甚麼的種子?
2009年11月23日
2009年11月16日
楊明學
無意看了《我不難過》的MV,無意看了底下的一片留言,說的是楊明學。
一個比我遲來這世界,卻又比我早離開的填詞人。
希望你在天堂某個地方過得好~
總算活過一場,留下來的東西足夠讓人憑弔
縱在五年後才知你的名字,但你的作品一直圍繞著我的腦際。
再看了《康熙來了》,小S感性的一哭,也很令人感觸。
今天是我的生日,看這樣的片子,觸動這樣的想法,好像有點精神病或者什麼似的,但也正好提醒著自己,活著多好,珍惜身邊一切,感謝與你分享生命的人。
歌日誌 - 楊明學個人創作報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fca/post/1311927606/
一個比我遲來這世界,卻又比我早離開的填詞人。
希望你在天堂某個地方過得好~
總算活過一場,留下來的東西足夠讓人憑弔
縱在五年後才知你的名字,但你的作品一直圍繞著我的腦際。
再看了《康熙來了》,小S感性的一哭,也很令人感觸。
今天是我的生日,看這樣的片子,觸動這樣的想法,好像有點精神病或者什麼似的,但也正好提醒著自己,活著多好,珍惜身邊一切,感謝與你分享生命的人。
歌日誌 - 楊明學個人創作報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fca/post/1311927606/
2009年10月27日
Me VS Mi
題目即是「我與鄭秀文」。
寫鄭秀文,有點難寫。這開頭,已寫了三次。
索性簡簡單單,借鄭秀文12月舉行的跨年演唱會撲飛熱潮之後,開show之前的一段時間,翻翻自己在接近廿年的影音產品中所珍藏的回憶。
Sammi 第二張唱片《Holiday》
這是我第一件擁有的Sammi唱片,出版年份為1991年。自己很窮,這cassette其實係從我中 一的同學手上買回來的,花了$25。買回來的時候,封底和邊都已經很殘了,於是用了膠紙黏好。碟裡面的《Valentino》是無線的勁歌推介,日播夜 播,算是我第一首喜愛Sammi的歌。
我現在仍然找這隻CD,要第一版,有相集,CD紙套要新淨,不用東芝版 (因為已炒到$300樓上)。
Sammi的第三張唱片《Never Too Late》,因為一首《娃娃看天下》令我更喜愛Sammi,不過我沒有買,太窮了!前幾年終於買了新淨的第一版!要珍藏啊!
Sammi的第四張唱片《快樂迷宮》係我第一隻買的全新唱片。好鐘意無線的《大頭綠衣鬥彊屍》,所以我專登打上華星問幾時出碟!上面的 CD都是近年買的!
93年我終於有CD機,《火熱動感93勁秋版》係我叫老豆買的!Sammi的《絕情斜陽》好聽!哈!
第一次自己買的CD,係Sammi的第一張新曲+精選《大報復》。
95年,Sammi在華星最後一張大碟,亦是我擁有的第一個Sammi簽名,簽名會在尖沙咀HMV。我仲記得我寫了封信給Sammi~~ 哈哈!
95年Sammi轉會華納,96年舉行第一個紅館個唱,叫好叫座。當時好遲先知門票開售,所以開3面台的《Sammi X 空間演唱會》,我就只是坐山頂pat pat位 ... 陰公 ... 好多情節都忘記了。VCD的影像講我知,這演唱會好正!我張演唱會票尾已不知在哪了 .... 可惜!
96年首次個唱已叫好叫座,97年主辦單位食髓知味,舉行16場的《Sammi Star Show》,場數仍然是她的個人紀錄。
97年夏天打暑期工,終於知道有錢是萬能 (!!),有剩錢到11月的演唱會,看了2場。仍然是3面台,坐離舞台最遠的位置 -- 轉彎位!
97年鄭秀文第二張國語碟《為你等》亦有搞簽名會,地點在沙田HMV,我第一次同Sammi合照。整件事充滿「傳奇」:
首先,點解有得去簽名 會?? 話說有一晚,我到沙田HMV聽歌,出門口的時候被security截住,懷疑我偷CD, 我當時的確手拿CD。入左security房之後,查過當然無事。我就好大膽咁問該名security「就咁走出去?!」其實我根本無唸過要d咩野,但該 個「實Q哥哥」就俾左張簽名會入場劵俾我喇!
第二,簽名會當日輪到我之時,我好cheap咁帶左《X空間演唱會》CD同《為你等》,因大 會有安排影相及簽名,所以有點混亂,混亂其間,我隻《為你等》CD就唔見左,得番隻最易認的《X空間》CD (因為人地個個都係簽一隻國語碟!),我梗係同工作人員問個清楚啦!當然,CD,華納大把!工作人員話之後會俾翻隻碟我,留了咭片後,再上華納取。我當然 再三提醒「隻碟一定要有簽名」!
98年Heineken喜力有個集合43個演唱單位的音樂會《Heineken Music Horizon 98》,開鑽石台,同場有我喜歡的Boy II Men, Julian Lennon。
我的第4張簽名碟《Feel So Good》,相信亦是Sammi最後一次搞簽名會了 .... @鑽石山 Tower Records
Sammi舉行 i Concert時,人氣有點下滑,紅館大概只有7-8成滿,但這演唱會係非常好睇,Openning好正!係其中一個最好睇的concert, 証明無論如何的入座率還是人氣,Sammi都絕不欺場!
當Sammi唱《幸運是我》時,我都眼泛淚光。
Sammi 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演唱會《Shocking Colors》一樣爆!是次演唱會也很高質素,製作好好!
奇!奇!奇!
2003年的國語碟《美麗的誤會》是我第一張沒有買 (at least 呢一刻未買!)的大碟,可能因為質素太差吧!圖為圖書館借回來的CD ....
2004年演唱會《Sammi VS Sammi》之後,推出華納時期最後一張大碟《Sammi VS Sammi》,大碟是有誠意的製作,但演唱會產品就差了 .... 所以杯葛,罷買!
「我回來了,我的勇氣回來了!」
有幾多個歌手,「回來」之後仍然這麼受歡迎呢??
我第一次買到01行的飛,好開心。看了3場,頭場、尾場、最前位置一場。
影音產品收錄的是最後一場,唱方面,真的失色 ... 作為理性的fan真的不想流傳下來。
頭 場是最驚喜的,我和Cherie睇$280,有蝦碌,但預左,咁先好!Power Medley令全場人natural high, Sammi你終於能感染到他們了!仲有,最最最高興係 Sammi完全因為在場觀眾群情洶湧,開燈後仍不肯離場,再出來encore《我們的主題曲》!之後我睇的2場都沒有了!
I love the cover!! 好型呀!
寫鄭秀文,有點難寫。這開頭,已寫了三次。
索性簡簡單單,借鄭秀文12月舉行的跨年演唱會撲飛熱潮之後,開show之前的一段時間,翻翻自己在接近廿年的影音產品中所珍藏的回憶。
Sammi 第二張唱片《Holiday》
這是我第一件擁有的Sammi唱片,出版年份為1991年。自己很窮,這cassette其實係從我中 一的同學手上買回來的,花了$25。買回來的時候,封底和邊都已經很殘了,於是用了膠紙黏好。碟裡面的《Valentino》是無線的勁歌推介,日播夜 播,算是我第一首喜愛Sammi的歌。
我現在仍然找這隻CD,要第一版,有相集,CD紙套要新淨,不用東芝版 (因為已炒到$300樓上)。
Sammi的第三張唱片《Never Too Late》,因為一首《娃娃看天下》令我更喜愛Sammi,不過我沒有買,太窮了!前幾年終於買了新淨的第一版!要珍藏啊!
Sammi的第四張唱片《快樂迷宮》係我第一隻買的全新唱片。好鐘意無線的《大頭綠衣鬥彊屍》,所以我專登打上華星問幾時出碟!上面的 CD都是近年買的!
93年我終於有CD機,《火熱動感93勁秋版》係我叫老豆買的!Sammi的《絕情斜陽》好聽!哈!
第一次自己買的CD,係Sammi的第一張新曲+精選《大報復》。
95年,Sammi在華星最後一張大碟,亦是我擁有的第一個Sammi簽名,簽名會在尖沙咀HMV。我仲記得我寫了封信給Sammi~~ 哈哈!
95年Sammi轉會華納,96年舉行第一個紅館個唱,叫好叫座。當時好遲先知門票開售,所以開3面台的《Sammi X 空間演唱會》,我就只是坐山頂pat pat位 ... 陰公 ... 好多情節都忘記了。VCD的影像講我知,這演唱會好正!我張演唱會票尾已不知在哪了 .... 可惜!
96年首次個唱已叫好叫座,97年主辦單位食髓知味,舉行16場的《Sammi Star Show》,場數仍然是她的個人紀錄。
97年夏天打暑期工,終於知道有錢是萬能 (!!),有剩錢到11月的演唱會,看了2場。仍然是3面台,坐離舞台最遠的位置 -- 轉彎位!
97年鄭秀文第二張國語碟《為你等》亦有搞簽名會,地點在沙田HMV,我第一次同Sammi合照。整件事充滿「傳奇」:
首先,點解有得去簽名 會?? 話說有一晚,我到沙田HMV聽歌,出門口的時候被security截住,懷疑我偷CD, 我當時的確手拿CD。入左security房之後,查過當然無事。我就好大膽咁問該名security「就咁走出去?!」其實我根本無唸過要d咩野,但該 個「實Q哥哥」就俾左張簽名會入場劵俾我喇!
第二,簽名會當日輪到我之時,我好cheap咁帶左《X空間演唱會》CD同《為你等》,因大 會有安排影相及簽名,所以有點混亂,混亂其間,我隻《為你等》CD就唔見左,得番隻最易認的《X空間》CD (因為人地個個都係簽一隻國語碟!),我梗係同工作人員問個清楚啦!當然,CD,華納大把!工作人員話之後會俾翻隻碟我,留了咭片後,再上華納取。我當然 再三提醒「隻碟一定要有簽名」!
98年Heineken喜力有個集合43個演唱單位的音樂會《Heineken Music Horizon 98》,開鑽石台,同場有我喜歡的Boy II Men, Julian Lennon。
我的第4張簽名碟《Feel So Good》,相信亦是Sammi最後一次搞簽名會了 .... @鑽石山 Tower Records
Sammi舉行 i Concert時,人氣有點下滑,紅館大概只有7-8成滿,但這演唱會係非常好睇,Openning好正!係其中一個最好睇的concert, 証明無論如何的入座率還是人氣,Sammi都絕不欺場!
當Sammi唱《幸運是我》時,我都眼泛淚光。
Sammi 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演唱會《Shocking Colors》一樣爆!是次演唱會也很高質素,製作好好!
奇!奇!奇!
2003年的國語碟《美麗的誤會》是我第一張沒有買 (at least 呢一刻未買!)的大碟,可能因為質素太差吧!圖為圖書館借回來的CD ....
2004年演唱會《Sammi VS Sammi》之後,推出華納時期最後一張大碟《Sammi VS Sammi》,大碟是有誠意的製作,但演唱會產品就差了 .... 所以杯葛,罷買!
「我回來了,我的勇氣回來了!」
有幾多個歌手,「回來」之後仍然這麼受歡迎呢??
我第一次買到01行的飛,好開心。看了3場,頭場、尾場、最前位置一場。
影音產品收錄的是最後一場,唱方面,真的失色 ... 作為理性的fan真的不想流傳下來。
頭 場是最驚喜的,我和Cherie睇$280,有蝦碌,但預左,咁先好!Power Medley令全場人natural high, Sammi你終於能感染到他們了!仲有,最最最高興係 Sammi完全因為在場觀眾群情洶湧,開燈後仍不肯離場,再出來encore《我們的主題曲》!之後我睇的2場都沒有了!
I love the cover!! 好型呀!
絕望又漂亮的專輯 - Damien Rice
當心情一步一步往下走時,你會選擇聽甚麼樣的音樂?
聽Damien Rice不是我的習慣,但在氣氛特別平靜的時候聽,心情都會隨一點絕望一點唏噓一聲嘶叫一聲和唱中,逐步倒下;不愧令英國的樂評人對Damien首張solo album有「hopelessly beautiful record」的評語。
我時常都覺得Damien的2張專題《O》和《9》一直有陪過我獨個旅行,好像是曾一起走在秋天的東歐,可能那個是失戀後的一次旅行,有時會在河畔的堤旁坐 下來,無目的的看著對岸,偶爾不經意的發覺歌與歌之間的留白,人清醒起來,因為,是冷了,就把外套的拉鍊拉上 ... ... 縱然,以上的都不曾發生。
是 《Delicate》,是《Cold Water》都好,都不是十分寧靜的歌,我不覺得是生活的配樂,它們都不是那種帶有貶義的「墊底音樂」,有時會令人反省,不是說是歌詞 (因為我從沒查看過),就是音樂和演繹上已達到了。《Volcano》和《Rootless Trees》也不是甚麼舒情慢歌,是有節奏、聽得人會隨拍子和鼓聲擺動身子的歌,但同樣都有一種痛的感覺。
2002 Damien Rice與幾位《O》大碟合作的音樂人上路,包括和聲Lisa Hannigan,做了個mini tour小型愛爾蘭的巡迴演出。Lisa Hannigan就係大碟內時常如鬼魅般出現的一把女聲,時而和唱,時而對唱,令歌曲生色、豐富、有深度。You Tube 上有一個performance係我特別喜愛的,就是他們在Abbey Road 的Live performance。
因為Damien,我才去找Lisa Hannigan。她也是一位solo歌手,solo的時候,想也估不到,她的歌聲、曲風與Damien合作時,完全相反,有點似香港的The Pancakes, 其中我看過的一個MV 《Lille》,很簡單有趣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Xmp-FiPJo
Lisa Hannigan - Lille (不可直接嵌入,就多click一下吧!)
聽Damien Rice不是我的習慣,但在氣氛特別平靜的時候聽,心情都會隨一點絕望一點唏噓一聲嘶叫一聲和唱中,逐步倒下;不愧令英國的樂評人對Damien首張solo album有「hopelessly beautiful record」的評語。
我時常都覺得Damien的2張專題《O》和《9》一直有陪過我獨個旅行,好像是曾一起走在秋天的東歐,可能那個是失戀後的一次旅行,有時會在河畔的堤旁坐 下來,無目的的看著對岸,偶爾不經意的發覺歌與歌之間的留白,人清醒起來,因為,是冷了,就把外套的拉鍊拉上 ... ... 縱然,以上的都不曾發生。
是 《Delicate》,是《Cold Water》都好,都不是十分寧靜的歌,我不覺得是生活的配樂,它們都不是那種帶有貶義的「墊底音樂」,有時會令人反省,不是說是歌詞 (因為我從沒查看過),就是音樂和演繹上已達到了。《Volcano》和《Rootless Trees》也不是甚麼舒情慢歌,是有節奏、聽得人會隨拍子和鼓聲擺動身子的歌,但同樣都有一種痛的感覺。
2002 Damien Rice與幾位《O》大碟合作的音樂人上路,包括和聲Lisa Hannigan,做了個mini tour小型愛爾蘭的巡迴演出。Lisa Hannigan就係大碟內時常如鬼魅般出現的一把女聲,時而和唱,時而對唱,令歌曲生色、豐富、有深度。You Tube 上有一個performance係我特別喜愛的,就是他們在Abbey Road 的Live performance。
因為Damien,我才去找Lisa Hannigan。她也是一位solo歌手,solo的時候,想也估不到,她的歌聲、曲風與Damien合作時,完全相反,有點似香港的The Pancakes, 其中我看過的一個MV 《Lille》,很簡單有趣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Xmp-FiPJo
Lisa Hannigan - Lille (不可直接嵌入,就多click一下吧!)
2009年10月16日
味蕾帶我回Budapest
剛看了ITA 朋友Leonflorence的香港的HOFEX 2009 (香港食野及吹野展 ... sorry, 粗鄙左少少)相,令我馬上有回到Budapest的衝動,先讓我寫點味蕾記憶,否則好快又忘記。
第一件可以立即拿上手的是櫃裡頭的一支BOCK Villanyi Kekfrankos及甜品酒Tokaji了。
第二件是找找資料夾裡面的旅行相。
第三件是翻箱倒盒地把「旅行資料公文袋」找出來,目的是一本在Budapest吃「最後的晚餐」的餐廳的Wine Menu!對呀,我把整本menu偷連回國。
匈 牙利酒最出名的是甜品酒Tokaji和牛血酒 Egri Bikaver。Budapest的最後一天我一心在Central Market買瓶牛血,但竟然買錯了現時手頭上的kekfrankos。此品種即是平時叫的Blaufrankisch (德文,a字上面有兩點的),「平時」的意思是我有印象見過的意思,在08年法國Alsace旅途上就常有此Blaufrankisch的葡萄酒了。手上 的BOCK Villanyi Kekfrankos算是匈牙利3大酒莊,但不是什麼名貴的東西,即好似買「法國武當」的Mouton Cadet系列一樣。說是比較spicy的,但未試過,因為我在Budapest差不多每餐都要點「牛血」。那邊的「牛血」在餐廳點,HK$200樓下都 已經好好了,在香港實難比較!
真正的「牛血」Egri Bikaver,隨便翻開menu都可以找到的,因為是幾種葡萄調配出來的(包括上面提到的Kekfrankos),入口感覺又特別醇厚味美,,所以特別易入口。
(up) 之後一晚 Karolyn 的 JUHASZ 2005 - EGRI BIKAVER
當晚我係飲 THUMMERER VILMOS 2007 - Egri Kiralyleanyka
第一件可以立即拿上手的是櫃裡頭的一支BOCK Villanyi Kekfrankos及甜品酒Tokaji了。
第二件是找找資料夾裡面的旅行相。
第三件是翻箱倒盒地把「旅行資料公文袋」找出來,目的是一本在Budapest吃「最後的晚餐」的餐廳的Wine Menu!對呀,我把整本menu偷連回國。
匈 牙利酒最出名的是甜品酒Tokaji和牛血酒 Egri Bikaver。Budapest的最後一天我一心在Central Market買瓶牛血,但竟然買錯了現時手頭上的kekfrankos。此品種即是平時叫的Blaufrankisch (德文,a字上面有兩點的),「平時」的意思是我有印象見過的意思,在08年法國Alsace旅途上就常有此Blaufrankisch的葡萄酒了。手上 的BOCK Villanyi Kekfrankos算是匈牙利3大酒莊,但不是什麼名貴的東西,即好似買「法國武當」的Mouton Cadet系列一樣。說是比較spicy的,但未試過,因為我在Budapest差不多每餐都要點「牛血」。那邊的「牛血」在餐廳點,HK$200樓下都 已經好好了,在香港實難比較!
真正的「牛血」Egri Bikaver,隨便翻開menu都可以找到的,因為是幾種葡萄調配出來的(包括上面提到的Kekfrankos),入口感覺又特別醇厚味美,,所以特別易入口。
(up) 之後一晚 Karolyn 的 JUHASZ 2005 - EGRI BIKAVER
當晚我係飲 THUMMERER VILMOS 2007 - Egri Kiralyleanyka
2009年10月15日
「一見鐘情」和「罄竹難書」
有時未「變」過,就沒有機會知道自己想要甚麼。我講的是
最近為我新買的一部電話煩死了,甚麼是一見鐘情,我想就
走入電子產品店,原本我只打算看MP3機,但經過手提電
考慮了一晚,第二天還見到Smartone非常吸引的客
其實現時用開的Nokia手機,使用上沒有問題,只是偶
話說回頭,到電子產品店都是想看看MP3機,如今這部A
可惜,第一天使用即出現問題,斷線!是一部電話最基本的
跟著,陸陸續續發現更多不方便的地方。令我最不滿的就是
好!那我唯有按多幾顆鍵,直接按入,使用calenda
城市人太忙太健忘了,我要依賴一個實用又簡單的行事曆!
還有太多太多了:慢、電量 ... 罄竹難書,剛剛又發現一個比dump ass更dump ass的事,當設定了silent mode之後拍照,仍然會有那極討厭的假快門聲!
我覺得多帶一部音質好的MP3機和Ricoh GX100也不太過!
原來我是個相當注重質素的人!
2009年10月4日
My Favourite "Comeback" of all Time - Mariah Carey
遲d先寫官恩娜,雖然以下的內容都係由Ella而起 ...
之前曾經講過Britney Spears的Comeback, 估唔到香港的Comeback有官恩娜。因為上You Tube睇Ella唱We Belong Together,而睇到另一隊黑人R&B 組合翻唱Mariah Carey 的Bye Bye,令我對comeback有更深的體會。
Comeback,即係香港人所講的「鹹魚 翻生」,數年前,Mariah Carey轉了唱片公司,發了電影明星夢,拍了半自傳式的電影《Glitter》,可惜電影一如魔咒般,無口碑無票房,大仆特仆,連帶電影的原聲大碟,亦 即她的第8張studio album,亦慘遭滑鐵盧。唱片公司Virgin Records 以天價簽回來,轉手蝕讓賠款中止合約,Mariah事業兵敗如山倒,精神亦開始出現問題。此後有狗仔攝得她進出醫院的照片,一切事情都好像要完了。
人 生和事業有起有跌,99-03年幾年間,出過的唱片都不是我杯茶 -- 同樣不是市場杯茶。Mariah單憑過去十年(1990-2000)的佳績,坐食絕不會山崩,但她一直無放棄過歌唱事業,唱片仍會與很多「時代尖端」的音 樂人合作,05年大碟《The Emancipation of Mimi》令她真正的comeback。最為人樂道的就是推出了一張沒有收錄在該大碟的細碟作品,《We Belong Together》。此單曲橫掃美國流行榜,成為這位90年代最暢銷的女歌手於05年美國細碟榜停留number 1最長的紀錄,這也是她個人細碟的一個紀錄 (之前16個星期Number 1係跟Boyz II Men合唱的《One Sweet Day》)。大碟《The Emancipation of Mimi》成為05年最暢銷大碟,她亦憑《We Belong Together》摘下Grammy Awards 3項大獎。
其後08年的E=MC²,是我個人更為喜歡的,感覺是上張唱片的延續,她亦不諱言。其中有一首歌《Bye Bye》最令人感動,歌詞是寫給失去摯愛的人,而Mariah 就是想寫給grandma的。歌詞中有一句,令所有追隨她多年的歌迷一樣激動的 ...
"You never got the chance to see how good I've done, And you never got to see me back at number one, I wish that you were here to celebrate together"
就是這個back at number one!Mariah, 你做到了!
本文一開頭講的翻唱《Bye Bye》簡單的鋼琴和accapella人聲和唱,重新編曲和真情獨白,過場加入了《One Sweet Day》,是為精彩的演繹!
之前曾經講過Britney Spears的Comeback, 估唔到香港的Comeback有官恩娜。因為上You Tube睇Ella唱We Belong Together,而睇到另一隊黑人R&B 組合翻唱Mariah Carey 的Bye Bye,令我對comeback有更深的體會。
Comeback,即係香港人所講的「鹹魚 翻生」,數年前,Mariah Carey轉了唱片公司,發了電影明星夢,拍了半自傳式的電影《Glitter》,可惜電影一如魔咒般,無口碑無票房,大仆特仆,連帶電影的原聲大碟,亦 即她的第8張studio album,亦慘遭滑鐵盧。唱片公司Virgin Records 以天價簽回來,轉手蝕讓賠款中止合約,Mariah事業兵敗如山倒,精神亦開始出現問題。此後有狗仔攝得她進出醫院的照片,一切事情都好像要完了。
人 生和事業有起有跌,99-03年幾年間,出過的唱片都不是我杯茶 -- 同樣不是市場杯茶。Mariah單憑過去十年(1990-2000)的佳績,坐食絕不會山崩,但她一直無放棄過歌唱事業,唱片仍會與很多「時代尖端」的音 樂人合作,05年大碟《The Emancipation of Mimi》令她真正的comeback。最為人樂道的就是推出了一張沒有收錄在該大碟的細碟作品,《We Belong Together》。此單曲橫掃美國流行榜,成為這位90年代最暢銷的女歌手於05年美國細碟榜停留number 1最長的紀錄,這也是她個人細碟的一個紀錄 (之前16個星期Number 1係跟Boyz II Men合唱的《One Sweet Day》)。大碟《The Emancipation of Mimi》成為05年最暢銷大碟,她亦憑《We Belong Together》摘下Grammy Awards 3項大獎。
其後08年的E=MC²,是我個人更為喜歡的,感覺是上張唱片的延續,她亦不諱言。其中有一首歌《Bye Bye》最令人感動,歌詞是寫給失去摯愛的人,而Mariah 就是想寫給grandma的。歌詞中有一句,令所有追隨她多年的歌迷一樣激動的 ...
"You never got the chance to see how good I've done, And you never got to see me back at number one, I wish that you were here to celebrate together"
就是這個back at number one!Mariah, 你做到了!
本文一開頭講的翻唱《Bye Bye》簡單的鋼琴和accapella人聲和唱,重新編曲和真情獨白,過場加入了《One Sweet Day》,是為精彩的演繹!
2009年10月2日
A column in The Standard, I read everyday
I am happy that I can pick FREE newspaper copies right at my office building. The Standard now is distributing through one of the most accessible place of mine.
I scan news, but I will read one column, Dissident's Diary. This guy is fun, the writing is easy to read and sensible, yes, sensible! Article that left nothing is un-sensible. Today, I read this...
With deep sorrow, I regretfully have to inform the world abt the sad passing of Morality. She died recently after a long, slow illness. She was at least 2000 years old.
Her death was not unexpected, as her entire family has had a bad run in recent decades. Morality's mother, Values, died on Wall Street in the 1980s. Her father, Justice, was murdered in a contract killing by the world's highest paid lawyers at OJ Simpson's trial in 1995.
Morality kept a low profile for the past 20 years, and now, at the time of her death, has been almost forgotten.
She is being mourned only in churches, temples and other places considered "old-fashioned and out of touch" by the majority of modern people. But her death matters: none of her three children -- Integrity, Ethics and Humanity -- are likely to survive without her.
extract from "Morality truly dead when even filmmakers buy pirated DVDs" by Nury Vittachi.
www.mrjam.org
I scan news, but I will read one column, Dissident's Diary. This guy is fun, the writing is easy to read and sensible, yes, sensible! Article that left nothing is un-sensible. Today, I read this...
With deep sorrow, I regretfully have to inform the world abt the sad passing of Morality. She died recently after a long, slow illness. She was at least 2000 years old.
Her death was not unexpected, as her entire family has had a bad run in recent decades. Morality's mother, Values, died on Wall Street in the 1980s. Her father, Justice, was murdered in a contract killing by the world's highest paid lawyers at OJ Simpson's trial in 1995.
Morality kept a low profile for the past 20 years, and now, at the time of her death, has been almost forgotten.
She is being mourned only in churches, temples and other places considered "old-fashioned and out of touch" by the majority of modern people. But her death matters: none of her three children -- Integrity, Ethics and Humanity -- are likely to survive without her.
extract from "Morality truly dead when even filmmakers buy pirated DVDs" by Nury Vittachi.
www.mrjam.org
2009年8月27日
426
找Olympus E-P1,找到了一個台灣人的部落格。
精美的相片,惱人的相片!懂拍攝影的人,無論是手持哪款機種,都拍得有聲有色,真惱人!
網主最近拿了他的新相機到了幾天香港,於是我重點就由看sample相,轉到看人家的香港遊記。因為我愛香港,所以請想知人家怎樣看香港。
他說「 經過幾天的廝殺,好不容易活著回到了台灣」,挺有趣啊,究竟他說的廝殺,是血拼還是什麼呢?? 都好同意,一旦有個短短的假期,總是會把行程編得密密麻麻的,就如我們到台北或曼谷一樣。
第二篇,就是令我有寫東西的衝動:他說來到香港的第一映象是排隊,幾天來不斷的排隊和排隊,除了排隊,還是排隊,由機場到銅鑼灣,地上到地下,都是排排排排隊隊隊隊隊 ..... 雖然我把他的文章寫生動了,但透過網主的相片,也能活現出香港所謂的「排隊文化」。
如果有台灣人看我這篇文章,真的要拜託告訴我,排隊有什麼問題?? 不是貶意的,台灣兄弟,看到都不要罵我好了,我挺愛台灣人的,不是貶意,只想知原因。
我們香港人受了英國人的統治超過100年,幸運地承受了英國最健全的司法制度,雖則回歸以後,香港人的核心價值褪色得很快,去殖民地主義,同一時間,也去了很多香港人的優點。我不記得以前是否這麼多地方需要排隊,但可以肯定的是,回歸以後,有太多的大陸人到港生活或旅遊,懂得排隊的,就算是香港人,不守秩序的,就是大陸人,即是426。就這樣,香港出現愈來愈多的排隊地方了。
去外國旅行,例如西歐地方,人家都不會出現那麼多排隊的場面。好像上公車,都好少排隊;那一個生活在排隊文化的我,就真不太懂,為什麼不排隊呢? 排了隊不就解決了「表面好像彬彬有禮,內裡爭先恐後」的心態嗎?? 不懂不懂。
之前提到的網主說到「至於搭地鐵?更不用說了。幾乎都得要排隊,尤其是尖峰時間。。。。我是說遊客的尖峰時間。而且要小心426理直氣壯的插隊狀況。」
雖然心裡有數,但我就是好奇,究竟426是什麼呢? 打了426上google, 哈哈!原來是用台語讀。
原來如此,我贊成!
2009年8月19日
拆掉香港
某旅遊討論區上有個新 post,轉載了另一個大型討論區的一個叫《請協助辨認舊地方 ... 香港懷舊文化》的帖。原 post 於 8 月 18 日已到 69 版了,很驚人的數字 (如果要找資料的話,真是恆河裡找沙)!
對於舊東西,尤其是舊建築,我很是著迷。旅行也愛到陳陳舊舊的地方,不說遠的,近如澳門,都會趣味盎然。又是「各有前因莫羨人」,人家現在有了什麼世界遺產的冠冕,自己又要趕住去把港式奶茶去「申遺」,這種行為我覺得有點不是味兒,畢竟我們香港人擁有的已經夠多了,不需要硬去爭什麼。
澳門成為葡國殖民地 400 多年,經濟發展落後,葡萄牙回歸前不剩分文予澳門特區,臨走前還撈一筆:「專門」採購來自葡國的石春鋪澳門的路!最後剩下來的,是一些充滿南歐特色的小建築,不宏偉,但有小趣。澳門政府就是倚仗這些「遺產」去製造真正賣錢的旅遊「遺產」了。加上賭權的開放和大陸經濟起飛,澳門便成了真正的賭城了。在那些金雕玉砌的賭場渡假村的背後,近在咫尺,就是一些有五十多年的舊建築了。走在舊港一帶,那些陳陳舊舊的廣州騎樓、舊碼頭、舊舖頭,通通都是我的心水。
別人以為因為我媽媽一家都是來自氹仔,我亦隔一兩年就會跟家人到那邊拜山掃墓,而去判定我頗熟悉澳門;「大三巴」,是大學時候,和朋友一起去的,那次才是我真正的第一次遊澳門。之後,隨著澳門的話題愈來愈多,什麼賭權、「申遺」、投資價值等,各層面的報導多了,各種的故事聽多了,慢慢覺得這個連香港島的面積也不過的彈丸之地,有很多值得發掘的東西。
說到舊,混血澳門的老豆,葡萄牙,也是一個令我有揪心的感覺。澳門,起飛了;葡萄牙,則在世界的另外一邊給嘲笑為「歐洲金豬四國 PIGS」之一 (P: Portugal, I: Italy, G: Greece, S: Spain)。「揪心」是源自那種,走到街上,滿眼都是幾百年前盛世所遺,像一個五六十歲的人,想起自己的母校、自己的初戀和一班由十多歲便認識的朋友,帶點青澀,又有點不堪回顧,那絲偶爾在人靜時才來襲的感覺。
講得有點抽象,換個角度,從旅遊的心態看吧!第一次到歐洲,不會想到葡萄牙,第二次不會,第三次都不會,第四次嘛,可能上榜了。因為頭一兩次你總想把時間用得盡一點,去得多一點,但到你真正愛上歐洲這片地時,才發現葡萄牙有著那種歐洲的節奏和閒適。而讓你戚戚然的是,每次到澳門看見那些修飾得有點不自然的建築,就好想找機會飛到葡萄牙,親身感受一下。葡萄牙,我還未登門造訪,現在只是紙上談情。想在城市中找點舊回憶,除了澳門和葡萄牙,斷估都不會輪到香港。
香港小,能容納舊建築的心胸更小。喜歡「行街」,是因為在路上才可以親身感受「街」所帶給人的生活感,例如由我公司出發,走到長沙灣、深水埗、青山道、長沙灣道,還有兩邊的小街,你除可以找到 One New York, One Madison 等等的 "pseudo luxury apartment"外,也可以在他們附近找到一些超過四五十年的舊樓。抬頭一瞥,舊樓的玻璃窗戶都貼上了咖啡色的膠紙,整整齊齊,打交义;藝術一點看,窗花、柱廊也有些小趣味。以長沙灣的雷生春為例,柱頭就是有點希臘的 Ionic Order (愛奧尼柱式),即是一圈圈一卷卷的那種裝飾特點。
看那個 post《請協助辨認舊地方 ... 香港懷舊文化》的時候,真的好難想像,只廿年三十年的光景,一切都面目全非;回想我的捷克朋友,他住的那座房子已過百年歷史了。網友們隔一陣子就 post 一些舊照出來,叫大家猜該為哪處,有些掌故王更找來自己的珍藏逐一辯証,像偵探,那些舊照片,見証了我們上一代的生活點滴。可惜的是,我們上一代生活普遍清貧,哪有閒情閒錢走到街上拍攝呢?!
香港什麼都拆拆拆,剩下來給憑弔的真不多。好響往外國的一些城市,可以保留到「舊城區」。雖然那些所謂舊城都是修飾出來給遊客的,但能夠保留已好過將之拆掉。那個post中看到了一些「掌故王」對香港風貌的熟悉,見他們放上網討論的照片,令我也產生對老香港的響往。香港的「舊城」斷斷續續地在深水(土步)草根區、廣東道旺角段和灣仔一帶出現。大家可以從網上找一些照片,帶一部數碼相機,做個「當年今日」的「實驗旅行 (Experimential Travel)」,多點認識香港本土歷史,不失為一個上佳消磨周末的活動。
延伸閱讀:
2009年7月29日
寫在德國漢莎航空 (Lufthansa) 的機上
由香港出發
原來上次的法航經驗都不算差了,起碼有個私人電視,雖然壞了,但都可以看天氣。我不能接受長途機沒有私人電視,像回到七十年代,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電視看《天蠶變》一樣。身處Hi Tech 世代,啟程於先進的香港,它把乘客送進時光隧道去了,德國漢莎航空應記一功。
到歐洲的長途機,我通常都選乘夜機,原因不必多提,吃過飛機餐後,戴上耳筒,就睡覺去。對機上的娛樂不會有太高的要求,影片盡量都不要太新,因為我不想為追應在戲院觀賞的影片,而損失我的睡眠時間。
三個月前,我還為法航機上的娛樂設備和空服態度不佳,而即時氣憤地找 purser 投訴。現在,擺明沒有私人娛樂設備,只有 overhead screen,還有什麼話好說?!漢莎你好嘢!
香港至法蘭克福的中午機,天一直光的 12小時,真的好難捱!
相信大家都知機場出售的雜誌特別優惠,不少只賣 $10,我每次都沒有幫襯,不知好彩還是怎樣,今次貪了個小便宜,用 $20 買了本 Esquire,一書兩冊,印刷精美,又有香水辦送 (這支香水辦,陪我渡過這個 trip,也成了我對這個 trip 香味的印記),再加上我在機艙前的「報刊攤」一手拿了份經濟日報和 HK Biz,這三份讀物就是我這程機的精神食糧了。
當我還埋怨為什麼 CX 不把現時的私人娛樂設備,升級至 VOD 時,想不到現在仍有大型的國家航空公司的跨洲航機上沒有提供私人電視,無奈!
離著陸只有 59 分鐘的倒數階段,我捨不得看完整本Esquire,因我知回程一樣有 12 個小時。
回香港的機上
德國人出名守時,火車誤點不超一分鐘。曾聽過旅行團的領隊說德國漢莎航空,如果遲了起飛,機師會把機開得快點,務求在預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說什麼因為不想乘客錯過了轉機而其他產生的損失,所以特別受商務客歡迎。
來到 Budapest 機場,坐在候機室,吃了件三文治,機遲了約半小時開。雖然在 Frankfurt 的轉機時間短,我想都不需太擔心,因為漢莎會追回些時間吧!
事實上是我所乘的 LH3448 仍遲了半小時到 Frankfurt。
轉機的 Terminal 距離甚遠,趕駁機途中,遇到替香港 TDC 拍攝今次展覽的攝影師,他說不想錯過駁機,要趕趕趕!而我表示飛機沒理由不等我們,因為行李應該已上機,無理由浪費時間再卸下來。他仍是趕緊趕緊,剛好我被海關卡住了,我們就分道揚鑣,see u later!
飛機當然等我。還有好幾個外籍客。
機上飛機餐份量小,我餓了,找東西吃,空服小姐說沒有額外的東西提供,只有佐酒的小食。
德國漢莎航空,印象差。
原來上次的法航經驗都不算差了,起碼有個私人電視,雖然壞了,但都可以看天氣。我不能接受長途機沒有私人電視,像回到七十年代,不是家家戶戶都有電視看《天蠶變》一樣。身處Hi Tech 世代,啟程於先進的香港,它把乘客送進時光隧道去了,德國漢莎航空應記一功。
到歐洲的長途機,我通常都選乘夜機,原因不必多提,吃過飛機餐後,戴上耳筒,就睡覺去。對機上的娛樂不會有太高的要求,影片盡量都不要太新,因為我不想為追應在戲院觀賞的影片,而損失我的睡眠時間。
三個月前,我還為法航機上的娛樂設備和空服態度不佳,而即時氣憤地找 purser 投訴。現在,擺明沒有私人娛樂設備,只有 overhead screen,還有什麼話好說?!漢莎你好嘢!
香港至法蘭克福的中午機,天一直光的 12小時,真的好難捱!
相信大家都知機場出售的雜誌特別優惠,不少只賣 $10,我每次都沒有幫襯,不知好彩還是怎樣,今次貪了個小便宜,用 $20 買了本 Esquire,一書兩冊,印刷精美,又有香水辦送 (這支香水辦,陪我渡過這個 trip,也成了我對這個 trip 香味的印記),再加上我在機艙前的「報刊攤」一手拿了份經濟日報和 HK Biz,這三份讀物就是我這程機的精神食糧了。
當我還埋怨為什麼 CX 不把現時的私人娛樂設備,升級至 VOD 時,想不到現在仍有大型的國家航空公司的跨洲航機上沒有提供私人電視,無奈!
離著陸只有 59 分鐘的倒數階段,我捨不得看完整本Esquire,因我知回程一樣有 12 個小時。
回香港的機上
德國人出名守時,火車誤點不超一分鐘。曾聽過旅行團的領隊說德國漢莎航空,如果遲了起飛,機師會把機開得快點,務求在預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說什麼因為不想乘客錯過了轉機而其他產生的損失,所以特別受商務客歡迎。
來到 Budapest 機場,坐在候機室,吃了件三文治,機遲了約半小時開。雖然在 Frankfurt 的轉機時間短,我想都不需太擔心,因為漢莎會追回些時間吧!
事實上是我所乘的 LH3448 仍遲了半小時到 Frankfurt。
轉機的 Terminal 距離甚遠,趕駁機途中,遇到替香港 TDC 拍攝今次展覽的攝影師,他說不想錯過駁機,要趕趕趕!而我表示飛機沒理由不等我們,因為行李應該已上機,無理由浪費時間再卸下來。他仍是趕緊趕緊,剛好我被海關卡住了,我們就分道揚鑣,see u later!
飛機當然等我。還有好幾個外籍客。
機上飛機餐份量小,我餓了,找東西吃,空服小姐說沒有額外的東西提供,只有佐酒的小食。
德國漢莎航空,印象差。
寫於 / 攝於 2009 年 7 月 |
到了近 10 年後的今日,德國漢莎也加入爭奪「價錢敏感」客人的行列,一年總會搞一兩次「香港往返歐洲 送多你一程新加坡或廣州單程」的優惠,我終於再一次搭上 Lufthansa。
延伸閱讀:
寫過幾篇吐糟鞭屍文
有關德國的文章
延伸閱讀:
寫過幾篇吐糟鞭屍文
有關德國的文章
2009年7月22日
會友Shadow的Blog
很久沒有看人家的旅遊blog看到不想停下來。
現在是上班時間。先為自己開脫罪名,我的幾張訂單都已定了下來,正等待樣辦,要追的、要錯的,我都做了、我都阻止不了。藉口講完,說回blog,我看的是一個會友Shadow的blog (http://myplanet-shadow.blogspot.com) - Welcome to my planet.
Lunch 上Faceboook, 見到Shadow一個留言,說還有一個星期就要回香港了。見到這個留言,腦內翻一翻,又半年了,時間過得真快,我,渾渾噩噩的渡過這半年;Shadow則渡過了人生中重要的半年旅程。
各有前因莫羨人,總有很多比你有智慧有運氣的人,在你前面說Hello, 但只著眼他們做到的,也是一種蚊型的幸福。Shadow上年到了南美,極速的和她老公Wallace掃遊了幾個國家,自資和幾位來自Travellife的人出版一本《南美歡迎你》的書 (商務等等的大書店亦可找到,並不冷門!),一示她對南美的愛戴。意猶未盡的她決意讓自己任意一次,離開她滿有成功感的工作、她的家人、還有老公,今年1月農曆新年後即飛往巴西,展開她這個半年南美、南極之旅。
常聽道南美是個「小偷盜賊當街搶劫」非常猖獗的地方,一切相機、銀包等等值錢的東西,一概位處高危狀態。雖然攝影題材豐富,但好些景點諸如Rio的耶穌山,都因治安問題,遊客都不常帶大機上去,更有的遊客,索性買即棄型的菲林相機。但,你看Shadow的相,衣著光鮮、明艷照人;依舊是Nikon的單反大機,Rio的貧民窟也好、當地食店也好,都是單反的出品。還有一點,就是相片大小適中,除了版頭的一張像是超大牆紙外 (!),其他都很適合公司、車上、iPhone欣賞的。偶爾,你可能要壓抑心底裡的一聲「嘩 ~~ 」
有些人總會長篇大論一番,如我;Shadow寫得好,但短。看得舒服快捷,很適合繁忙的香港人。每日一篇,每日都有列住宿,好處/壞處,真像跟她去了一次大旅行一樣,聖保羅、South Georgia、冰川、Easter Island .... 還有5、6月的,我還未讀呢!
現在說還有1個星期,我明白這感受,期望再見到妳的真人發聲!
現在是上班時間。先為自己開脫罪名,我的幾張訂單都已定了下來,正等待樣辦,要追的、要錯的,我都做了、我都阻止不了。藉口講完,說回blog,我看的是一個會友Shadow的blog (http://myplanet-shadow.blogspot.com) - Welcome to my planet.
Lunch 上Faceboook, 見到Shadow一個留言,說還有一個星期就要回香港了。見到這個留言,腦內翻一翻,又半年了,時間過得真快,我,渾渾噩噩的渡過這半年;Shadow則渡過了人生中重要的半年旅程。
各有前因莫羨人,總有很多比你有智慧有運氣的人,在你前面說Hello, 但只著眼他們做到的,也是一種蚊型的幸福。Shadow上年到了南美,極速的和她老公Wallace掃遊了幾個國家,自資和幾位來自Travellife的人出版一本《南美歡迎你》的書 (商務等等的大書店亦可找到,並不冷門!),一示她對南美的愛戴。意猶未盡的她決意讓自己任意一次,離開她滿有成功感的工作、她的家人、還有老公,今年1月農曆新年後即飛往巴西,展開她這個半年南美、南極之旅。
常聽道南美是個「小偷盜賊當街搶劫」非常猖獗的地方,一切相機、銀包等等值錢的東西,一概位處高危狀態。雖然攝影題材豐富,但好些景點諸如Rio的耶穌山,都因治安問題,遊客都不常帶大機上去,更有的遊客,索性買即棄型的菲林相機。但,你看Shadow的相,衣著光鮮、明艷照人;依舊是Nikon的單反大機,Rio的貧民窟也好、當地食店也好,都是單反的出品。還有一點,就是相片大小適中,除了版頭的一張像是超大牆紙外 (!),其他都很適合公司、車上、iPhone欣賞的。偶爾,你可能要壓抑心底裡的一聲「嘩 ~~ 」
有些人總會長篇大論一番,如我;Shadow寫得好,但短。看得舒服快捷,很適合繁忙的香港人。每日一篇,每日都有列住宿,好處/壞處,真像跟她去了一次大旅行一樣,聖保羅、South Georgia、冰川、Easter Island .... 還有5、6月的,我還未讀呢!
現在說還有1個星期,我明白這感受,期望再見到妳的真人發聲!
2009年7月11日
交流體驗
講開交流體驗的形式到外地生活,其實有好多好多不同選擇。
以下介紹了其中幾個:
1) 打工換食宿
Help Exchange
http://www.helpx.net/
2) AFS 國際文化交流
香港唯一一間接待外籍中學交流生的非牟利機構
ITA Forum (國際漫遊協會)的「交流體驗」版,有3位分別到過冰島、挪威及瑞典作AFS交流的版主,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協助。亦做了 ITA Channel 《漫遊風 好輕鬆》的嘉賓講經驗:《留在北歐的日子》
3) WWOOF
現在都好流行,因為無年齡限制,亦無需要一年的長時間!
同樣,《漫遊風 好輕鬆》也有找來嘉賓分享啦!
《WWOOF@東瀛有機農莊》
4) Working Holiday Visa
眾所周知,一個為期一年的簽證,30歲以下的人一定要考慮的事!
體驗人生!
我所認識的人中,Dan Ryan對推動Working Holiday 不遺餘力!
Dan Ryan 的blog: http://www.yiklung.net/
Dan Ryan 去的是NZ, ITA Channel 找來了到澳洲的女生!
工作假期簽証(WHV) @澳洲 (上)
5) 沙發也漫遊 Couchsurfing
大家想唔想知道點樣可以節省一筆住宿費之餘,又可以零距離了解當地的文化﹖
上網先登記:http://www.couchsurfing.com
《漫遊風》這個節目當然唔放過,《Couchsurfing 住宿交流文化》
6) 義工旅遊
Voltra 是其一,也有很多很多,例如貴州助學等等,ITA Channel 都曾經找過上節目:《貴州山區助學之旅 (上集)》《中國山區助學》《義工旅遊》(可到以下網址下載 http://radio.itahk.net)
以下介紹了其中幾個:
1) 打工換食宿
Help Exchange
http://www.helpx.net/
2) AFS 國際文化交流
香港唯一一間接待外籍中學交流生的非牟利機構
ITA Forum (國際漫遊協會)的「交流體驗」版,有3位分別到過冰島、挪威及瑞典作AFS交流的版主,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協助。亦做了 ITA Channel 《漫遊風 好輕鬆》的嘉賓講經驗:《留在北歐的日子》
3) WWOOF
現在都好流行,因為無年齡限制,亦無需要一年的長時間!
同樣,《漫遊風 好輕鬆》也有找來嘉賓分享啦!
《WWOOF@東瀛有機農莊》
4) Working Holiday Visa
眾所周知,一個為期一年的簽證,30歲以下的人一定要考慮的事!
體驗人生!
我所認識的人中,Dan Ryan對推動Working Holiday 不遺餘力!
Dan Ryan 的blog: http://www.yiklung.net/
Dan Ryan 去的是NZ, ITA Channel 找來了到澳洲的女生!
工作假期簽証(WHV) @澳洲 (上)
5) 沙發也漫遊 Couchsurfing
大家想唔想知道點樣可以節省一筆住宿費之餘,又可以零距離了解當地的文化﹖
上網先登記:http://www.couchsurfing.com
《漫遊風》這個節目當然唔放過,《Couchsurfing 住宿交流文化》
6) 義工旅遊
Voltra 是其一,也有很多很多,例如貴州助學等等,ITA Channel 都曾經找過上節目:《貴州山區助學之旅 (上集)》《中國山區助學》《義工旅遊》(可到以下網址下載 http://radio.itahk.net)
2009年6月26日
My Best Friend in London
有時會想朋友Hei過了英國生活,是想尋找工作上的成就,還是感情上的解脫? 英國好嗎? 當我每每聽到他說英國人做事如何stupid時,我就覺得不好了;更不用說長時間離開生活的老家、老友,也不數我們收到幾多個 “I miss you all” 的email了。但當我看到他在事業上可以「有選擇」的空間時,我覺得他是成功了。
我覺得香港人好威、好醒、好勤力,但認為港人過份著眼於事業上的成就。身在香港,就會有一種壓力,一種推動你去成為一個「標準」成功人士的壓力,沒有什麼出路可以選。特別是香港這塊地,金融和商業成就非凡,我們由小到大都被栽培成某個樣子,於是生活在這裡的人都共同分享著一種令人心靈狹窄的價值觀。
旅行是一件讓人心靈開放的事,途上的人和事,總得要第一身的接觸和交流,才明白文化差異的真諦,香港人去旅行的模式或多或少可反映出我們的矛盾。我,遇過南亞海嘯的生還者、不滿沙地阿拉伯的歧視而出走的菲律賓女教師、一窮二白的修車工人,和他們談旅行都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現,但為何自己的對這個態度始終要和金錢掛上? 再說,就會覺得自己好渺小。
這個就是基本的分別。
金錢可以讓人變大,讓人感覺成功。不過,讓你成功的本錢,無助你處世,無助你與人交談的內容,反而會成了絆腳石。試著放一個長假,出去闖闖,去找人談生活,由生活反過來改變自己,有多好。
朋友Hei,彷彿得到了改變,轉變有多大或少也好,總要付出代價。總言之,作為朋友的我,看得到你在生活上的成就、感情上的解脫,我羨慕你!
我覺得香港人好威、好醒、好勤力,但認為港人過份著眼於事業上的成就。身在香港,就會有一種壓力,一種推動你去成為一個「標準」成功人士的壓力,沒有什麼出路可以選。特別是香港這塊地,金融和商業成就非凡,我們由小到大都被栽培成某個樣子,於是生活在這裡的人都共同分享著一種令人心靈狹窄的價值觀。
旅行是一件讓人心靈開放的事,途上的人和事,總得要第一身的接觸和交流,才明白文化差異的真諦,香港人去旅行的模式或多或少可反映出我們的矛盾。我,遇過南亞海嘯的生還者、不滿沙地阿拉伯的歧視而出走的菲律賓女教師、一窮二白的修車工人,和他們談旅行都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現,但為何自己的對這個態度始終要和金錢掛上? 再說,就會覺得自己好渺小。
這個就是基本的分別。
金錢可以讓人變大,讓人感覺成功。不過,讓你成功的本錢,無助你處世,無助你與人交談的內容,反而會成了絆腳石。試著放一個長假,出去闖闖,去找人談生活,由生活反過來改變自己,有多好。
朋友Hei,彷彿得到了改變,轉變有多大或少也好,總要付出代價。總言之,作為朋友的我,看得到你在生活上的成就、感情上的解脫,我羨慕你!
2009年6月17日
「用」歐洲火車証的變化
題目起得有點正經,但想講的卻是反面 ... 希望不要引來警方或旅遊當局來探我。
我愛搭火車,就算現時廉航是多麼的吸引都好,火車都是我的首選。到歐洲旅遊,採用火車穿州過省最方便不過了。為了令歐洲旅遊更「平易近人」,歐洲火車証應運而生,讓外國旅客以較低的價錢乘搭世界其中一種最舒適快捷的交通工具。歐洲火車証有多種類型,有的是逐天寫日期填格子,有的是一段時間內不限次數使用的,價錢方面,自然是後者較高。
由01年開始,我試過3次用EURail Pass,每次都用「要自己填格子」的那種「彈性火車証」。要說的故事就是這幾次用火車証的所遇到的遭遇和驗票員對火車証驗票的程序的改變。
對我等一眾銀彈有限的Budget traveller 來說,省錢方法無所不用其極,有時甚至會做出一些「越界」的行為 ... ...
01年第一次歐遊,策劃時間短,經驗不足,買了張來回Frankfurt的機票,下機是Frankfurt又要在Frankfurt離開,走回頭路的行程就是編得不好的了。(最後我沒有在Frankfurt離開,不過要補錢罷了。) 一路上,首次搭德國的ICE, 法國的TGV, 瑞士的觀景列車,感覺一流。回來後和朋友分享,他們告訴我原本在法國搭TGV,訂了位,就不會再查火車証了,而驗票員沒有為當日的火車証註銷,那麼你就可以多用一天了。
其實在一些發達國家,人民教育水平高,商業機構都會對客戶特別信任,例如有許多城市的地鐵都沒有入閘機,乘客憑良心付車費,諸如此類。法國都不例外,01年時,除了TGV外,有時甚至是沒有驗票的,旅客就有機會到驗票員出現才填日期,久而久之,我就習慣了有人查票才填。
05年在一程意大利國內的火車中,我照樣不填火車証。驗票員上車查我們票,他就黑起口面訓示我們要一早寫日期,否則就要按章罰款,還說什麼他好心,才放過我們一類話。我當然不是好態度,同行友人就叫我不要多說,這樣對我們沒好處的,就由他吧,反正不用罰。
原來火車証的附例中清楚列明,如果乘客當天需要用火車証,就需要上車前填寫日期,否則就要罰款 (條例並沒有列出罰款為多少)。這點,其實我們真的不清楚的,因為以前那些驗票員會替我填日期呢!我是沒有刻意違反條例的。
愛看火車沿途風光,愛發夢,還有 ... 心想了好幾種「逃票」的方法,但都沒有實行,姑且在這裡也說說,天馬行空一番。例如,當驗票員出現時,馬上躲到廁所,又或者一上車就走到廁所去,其實應該可行的!又或者當驗票員一出現,就走到他們後面已經查過票的車廂中,這個拿捏時間方面要很準確呢!
也有一個方法,有點不設實際,但我試過,即管跟大家講,就是「裝睡」!事前先和partner夾好,當驗票員一出現,我們就立即進入夢鄉,要連他試圖拍醒我們,我們都不要理睬。結果嘛,當然失敗了。
也有一招聽得最多,就是用「擦得甩」原子筆填日子。遇上了沒有註銷的格子,就可以留到下次用。05年出發前已把「擦得甩」原子筆列入行裝之列,就算我們中途在意大利掉了,都設法找文具店買回來。殊不知到了西班牙,竟然被人識穿,可能西班牙人都有此技倆,所以驗票員一見朕可疑的筆跡,就用隨身擕帶的膠擦試驗。他們不聽解釋,一口咬定,不付鈔便下車,我再裝聾都沒有用了。
到了08年的法國,行程上都有打算過,如果其中一天「漏了」註銷,我們就可以Day Trip到多一個地方了。根據之前經驗,至少總會有一次半次嘛。可是,就是沒有。貴為旅遊大國,自家的人民雖有公德有教育,但一年要招架成千上萬像我的「火車騙子」,法國沒有像幾年前般鬆懈了。
這些「鋌而走險」的省錢方法絕對不應鼓吹,事實上當局一早也有對策,這幾年來,驗票愈來愈緊,所謂的「逃票」很少發生了。東窗事發,罰錢還算事小,刁港人的臉事大。以上的故事,就當是陳年的「警訊」看罷了。
2009年4月23日
因為喜歡旅行,所以 .... 看了一本書
因為喜歡旅行,所以:
寫遊記
影相
當了ITA 國際漫遊協會的執委
讀歷史、看文化、研究建築
也多了看書和blog。
上個月某個星期一到了沙田商務打書釘,本打算找王貽興的《關於旅行》,找不著(也許不是什麼失望),卻讀了幾本有興趣的書《中東現場》、《行過烽火大地》和《帶一本書到巴黎》,沒有特價,所以一本也沒有買。周末到了旺角田園,沒有《帶一本書到巴黎》,於是用七十多元就把《行過烽火大地》帶走了。
我真是孤陋寡聞,挑了兩個章節先看,星期日見到ITA的「史怪」Barry Ku, 就跟他說「你有冇睇過張翠容呀?? 好好睇,好值得推介」「初時我以為她係台灣記者,原來她係來自香港,所以當你睇她的文章時,會睇得好快!」「唔似睇緊採訪手記,有些篇章似adventures, 有些似thriller, 好有追看性,當然有好多近代歷史,好值得睇呀!」Barry Ku 聽來,淡然的回應,原來她有時會現「聲」於大氣,亦有寫專欄。啊 .... 原來只是我孤陋寡聞。不過Barry沒有說他有否看過她的書,那還好,如果他再問我書中的內容,我就會啞掉嘴巴了,所謂獻醜不如藏拙,我還是繼續聽Barry 講對外幣的睇法。
一個月來,只看了書的大半 (其實相比其他書,已經很快了),昨晚來回元朗的路上,開了一個新章節《阿富汗》。因為興趣的理由,先讀了《藏族》再看《巴爾幹》和《柬埔寨》,書中的張翠容給我印象是硬朗和有點慣世不平的:重走小活佛的逃亡路線、來回意大利與阿爾巴尼亞之間的船上到訪問柬埔寨零度歲月的華人,我看的次序和她感性一面的方向竟然不謀而合的增加。到了看書中的第二節《阿富汗》時,她的激憤,對記者一職的迷失,令讀者反思又反思。我不知道一些常常看書,或者從事新聞的工作人士會否抱同一個態度,還是覺得她寫得有點目的? 我不知道。
做這一代認真的讀者真的不易,你好想去相信,但真相是否為伴呢? 事情不可以只看一面,好像書中的立場一樣。我,一樣會想想作者張翠容的出發點,為了賣書? 還是為了真相? 是作者寫得太好所以才扣人心弦? 看到這裡,我反而有點迷失。
如果想到書局打打書釘,推介先看《阿富汗》一章,完整地道出整本書的思想。(為何此篇章不放到最後呢? 我覺得放到最後是好好的一個小結。)
張翠容的著作另有《行過烽火大地》後三年的《大地旅人》和06年的《中東現場》,我下一部看的會是《中東現場》,一直對猶太人和中東的以巴問題好有興趣。
張的blog 《真實筆記》http://chuiyung.blogspirit.com/
寫遊記
影相
當了ITA 國際漫遊協會的執委
讀歷史、看文化、研究建築
也多了看書和blog。
上個月某個星期一到了沙田商務打書釘,本打算找王貽興的《關於旅行》,找不著(也許不是什麼失望),卻讀了幾本有興趣的書《中東現場》、《行過烽火大地》和《帶一本書到巴黎》,沒有特價,所以一本也沒有買。周末到了旺角田園,沒有《帶一本書到巴黎》,於是用七十多元就把《行過烽火大地》帶走了。
我真是孤陋寡聞,挑了兩個章節先看,星期日見到ITA的「史怪」Barry Ku, 就跟他說「你有冇睇過張翠容呀?? 好好睇,好值得推介」「初時我以為她係台灣記者,原來她係來自香港,所以當你睇她的文章時,會睇得好快!」「唔似睇緊採訪手記,有些篇章似adventures, 有些似thriller, 好有追看性,當然有好多近代歷史,好值得睇呀!」Barry Ku 聽來,淡然的回應,原來她有時會現「聲」於大氣,亦有寫專欄。啊 .... 原來只是我孤陋寡聞。不過Barry沒有說他有否看過她的書,那還好,如果他再問我書中的內容,我就會啞掉嘴巴了,所謂獻醜不如藏拙,我還是繼續聽Barry 講對外幣的睇法。
一個月來,只看了書的大半 (其實相比其他書,已經很快了),昨晚來回元朗的路上,開了一個新章節《阿富汗》。因為興趣的理由,先讀了《藏族》再看《巴爾幹》和《柬埔寨》,書中的張翠容給我印象是硬朗和有點慣世不平的:重走小活佛的逃亡路線、來回意大利與阿爾巴尼亞之間的船上到訪問柬埔寨零度歲月的華人,我看的次序和她感性一面的方向竟然不謀而合的增加。到了看書中的第二節《阿富汗》時,她的激憤,對記者一職的迷失,令讀者反思又反思。我不知道一些常常看書,或者從事新聞的工作人士會否抱同一個態度,還是覺得她寫得有點目的? 我不知道。
做這一代認真的讀者真的不易,你好想去相信,但真相是否為伴呢? 事情不可以只看一面,好像書中的立場一樣。我,一樣會想想作者張翠容的出發點,為了賣書? 還是為了真相? 是作者寫得太好所以才扣人心弦? 看到這裡,我反而有點迷失。
如果想到書局打打書釘,推介先看《阿富汗》一章,完整地道出整本書的思想。(為何此篇章不放到最後呢? 我覺得放到最後是好好的一個小結。)
張翠容的著作另有《行過烽火大地》後三年的《大地旅人》和06年的《中東現場》,我下一部看的會是《中東現場》,一直對猶太人和中東的以巴問題好有興趣。
張的blog 《真實筆記》http://chuiyung.blogspirit.com/
2009年4月16日
讀愛 The Reader
讀愛 (The Reader)的迷與思
看了Kate Winslet最新的兩部佳作,愈來愈欣賞這位演員,演得好固然是其中的因素,對於她揀的劇本、她所走的藝術路亦相當欣賞。
<讀愛>的觀後感有點紛亂 ... 亂和迷糊的感覺是自己,不是部戲本身。原因是我對當時的歷史和西方對二次大戰的看法不清楚所致。
看了<讀愛>差不多有一個月時間,一直寫不出什麼,問題懸空,沈澱不了。讀過了網上的、報章上的觀感,多了點認知;直到聽了商業一台節目<光明頂>討論此戲,才亮了燈,所以以下的一些觀點是頗受該節目的主持人影響的。
我第一個問題是:二次大戰後的新一代德國人對上一代所做的事真的如此難以理解嗎?
一段忘年戀,所面對的不只是像電影中Michael在郊遊期間,在餐廳被問「你媽媽都滿意我們的東西嗎?」的一類情景,而是被原著作者狠狠的加入了納粹罪名的背景和兩代人對該罪行的理解。第一個題旨已經開得很大,是嗎?
我之所以不明白,是因為我當初抱的是來自東方世界的心態,覺得這是純粹忘年戀,電影拍得夠感人就是了,為何Michael不解心結? 原因就是這樣難解,就算德國二戰後的新生代,他們都不能理解。對他們的父輩能原諒嗎? 能寬恕嗎? 一次大戰後,德國的希特拉有過豐功偉績,把德國推向富裕,同時他個人亦把世界推向仇恨和戰爭。二次大戰展開,種族滅絕開始,其實也是當時十多年的政治宣傳和洗腦教育的「果」,情況形同獨立後的柬埔寨到赤柬的出現,和毛澤東集團的文化大革命一樣。新生代不明白,我理解了。
戲中兩個新生代各有自白各有立場,惟獨主角Michael像放開了,但又掙扎 (當然主角要表現更多的層面)。集中營中的倖存者(片末那的居在New York的女人)的決斷、認為有份參與二戰暴行的人是無可寬恕的。這是否有是一種為道德封門的做法?
電影給觀眾一個相當大的想像空間,第二個問題是:Hanna為什麼要自殺?
我一直只有兩個答案,一,Hanna終於見到一直為她朗讀名著的舊相好Michael, 但他的淡然,令她生無可戀;二,通常坐了二三十的監犯,對面對重獲自由後外面的世界都十分懼怕,Hanna就因為恐懼,選擇離開。
原來有一個解讀是:Hanna在獄中自學,學懂了文字,終於知道世界是怎樣看納粹德軍和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悔疚,所以上吊。這一點,真的令我再有深一層的理解。
第三個問題:既然Hanna只是儈子手,為何要認一張書面命令是她寫呢? 文盲真的那麼令人自卑嗎? 中國人的思想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30-40年代,文盲應該不是什麼難於啟齒吧?
這個問題,出現於大小討論區,最好的一個解釋,個人認為是Hanna身為集中營的一個文盲守衛,但營內卻關住各式各樣的知識份子,她面對這班人自我心理自然低一等,久而久之就產生自卑心理,為了維持自己的管治威信,不能面對目不識丁的事實,到最後成為一生中最不能面對的可恥事情。因為此她背上了終生之獄。
其實片中還有很多Hanna內心世界的描述,留意一點,也能從中明白更多她的動機。亦有很多電影沒有拍出的曖昧,例如Hanna在集中營曾拒絕升職、帶有性虐的場面 (從而可能窺探Hanna的本性)等等,都是電影優異之處。(我未看完原著小說,以上跟原著小說的比較及見解為<光明頂>節目所提及的。)
<讀愛>所涉及的層面廣泛,留給觀眾想像的空間同樣大。當你知道電影的歷史背景,你會更加懂得欣賞。
2009年4月1日
有樂相伴
音樂佔了我成長的絕大部分時間,我覺得人生每個情節都應有音樂相伴的。
最早的一個片段 .... 應該是聽陳慧嫻的《痴情意外》,現在想起來真有點毛管戙,還有張學友的《遙遠的她》。那時候是媽媽和三姨到醫院做手術的時期,爸爸帶我們到城門河散步的片段。大概到中學的時候,才知這兩首歌的歌名,因為一直就只有旋律在腦海。
有一大段時期,我是常與收音機為伴,當時我有一部隨身聽 (我記得不是Sony, 所以不可以說是Walkman),我時刻都帶在身邊,聽了很多如吳婉芳、Face to Face、甄楚倩、劉美君、葉倩文、張智霖/許秋怡、韋綺珊等等,不是一線女歌手的歌,印象是一批如《煙花雪》《相逢何必曾相識》《你真的可以忘記我嗎》《愛是無涯》等等的歌。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到了啟德舊機場看飛機展覽,正聽著商業二台數榜,聽的好像是Face to Face。現在要找這些歌,YouTube是一個寶庫,以上的MV都可以在YouTube找到,想不到有人會有心把以前的錄影帶拷貝成VCD,再放上網,替我們拾回不少回憶。
男歌手的歌很少聽,張國榮、張學友、陳百強、譚詠麟都不是我的杯茶。反而張立基、李國祥、蔡濟文則有點記憶,尤其是蔡濟文的《Say Yes》, 因為當時商業2台有個活動是給聽眾/樂迷試聽即將派台的新歌,活動是每個星期日在灣仔會展的會議室搞的,參與者會派一張song list 但不會顯示歌手名 (但聽聲都知是誰人主唱 ... ),沒有headset, 即場播歌,然後由樂迷評分。我被邀請出席了兩次,其中一次其中一首歌就是蔡濟文的 《Say Yes》了!還有初中時候,我是一個「深閨」的人(或者是家人不准常常出街玩),所以有機會到灣仔,我一定把握機會周圍去!
初中的時候,我正式有了我第一部的Walkman, 現時我仍收藏起來,是我考試成績優異的獎品,爸爸送的。之後,我就常常塞起雙耳,跟彭羚鬥唱《三人世界》《愛過痛過亦願等》《奔向你》。星期六的《週末任你點》亦不容錯過,因為有英文歌聽,我相信就是我開始聽英文歌的時候了,印象深刻的是一首到現時都不知是哪個唱的《Stay with Me》和Sinéad O'Connor。記得那時的主持有鄭秀文和阮兆祥。
之後就是我的CD時代了。有趣的是,我沒有擁有過MD,即是Mini Disc。可能這是一件奢侈品,我才沒有這麼富有。
我對CD有種「親切的感覺」,2001年第一次到歐洲旅行,帶了Discman及10隻用LV盒裝起的CD。我好喜歡旅行買CD,帶了Discman,隨買隨聽,現在可不能了。
最早的一個片段 .... 應該是聽陳慧嫻的《痴情意外》,現在想起來真有點毛管戙,還有張學友的《遙遠的她》。那時候是媽媽和三姨到醫院做手術的時期,爸爸帶我們到城門河散步的片段。大概到中學的時候,才知這兩首歌的歌名,因為一直就只有旋律在腦海。
有一大段時期,我是常與收音機為伴,當時我有一部隨身聽 (我記得不是Sony, 所以不可以說是Walkman),我時刻都帶在身邊,聽了很多如吳婉芳、Face to Face、甄楚倩、劉美君、葉倩文、張智霖/許秋怡、韋綺珊等等,不是一線女歌手的歌,印象是一批如《煙花雪》《相逢何必曾相識》《你真的可以忘記我嗎》《愛是無涯》等等的歌。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到了啟德舊機場看飛機展覽,正聽著商業二台數榜,聽的好像是Face to Face。現在要找這些歌,YouTube是一個寶庫,以上的MV都可以在YouTube找到,想不到有人會有心把以前的錄影帶拷貝成VCD,再放上網,替我們拾回不少回憶。
男歌手的歌很少聽,張國榮、張學友、陳百強、譚詠麟都不是我的杯茶。反而張立基、李國祥、蔡濟文則有點記憶,尤其是蔡濟文的《Say Yes》, 因為當時商業2台有個活動是給聽眾/樂迷試聽即將派台的新歌,活動是每個星期日在灣仔會展的會議室搞的,參與者會派一張song list 但不會顯示歌手名 (但聽聲都知是誰人主唱 ... ),沒有headset, 即場播歌,然後由樂迷評分。我被邀請出席了兩次,其中一次其中一首歌就是蔡濟文的 《Say Yes》了!還有初中時候,我是一個「深閨」的人(或者是家人不准常常出街玩),所以有機會到灣仔,我一定把握機會周圍去!
初中的時候,我正式有了我第一部的Walkman, 現時我仍收藏起來,是我考試成績優異的獎品,爸爸送的。之後,我就常常塞起雙耳,跟彭羚鬥唱《三人世界》《愛過痛過亦願等》《奔向你》。星期六的《週末任你點》亦不容錯過,因為有英文歌聽,我相信就是我開始聽英文歌的時候了,印象深刻的是一首到現時都不知是哪個唱的《Stay with Me》和Sinéad O'Connor。記得那時的主持有鄭秀文和阮兆祥。
之後就是我的CD時代了。有趣的是,我沒有擁有過MD,即是Mini Disc。可能這是一件奢侈品,我才沒有這麼富有。
我對CD有種「親切的感覺」,2001年第一次到歐洲旅行,帶了Discman及10隻用LV盒裝起的CD。我好喜歡旅行買CD,帶了Discman,隨買隨聽,現在可不能了。
2009年3月31日
不想太易
近半年,懂得在forum上download 免費音樂,不算是一件好事。
記得中學的時候,當自己有興趣聽某張唱片,而自己又沒有買的時候,總會向朋友打探,再借回來欣賞。唱片,是一件聯誼的工具。
交換CD,是我中學時候一個重要的活動。但CD卻是學校中的「違禁品」,即是與香煙、漫畫等等同類,老師見到要沒收的類別。中四的時候,我借了胡同學的一隻林憶蓮CD被「暫時性沒收了」,要到學期尾才能從訓導主任手上取回。
以前沙田市中心有好幾家唱片店,好運中心有一家賣二手及新碟的,成為我和幾個好朋友放學後必到的地方,也和舖頭老細稔熟,哪個歌手何時出碟,他會先告訴我們,買碟又會主動平一點。後來,市道不好,沙田的舖頭沒有做下去。多年後,我在旺角街頭碰到老細,原來他現在在旺角皆旺商場賣「古董唱片」,不賣新碟了。
高中時期,我們通常會專程走到信和中心買碟,且要間間格價,有否附送海報,不是最喜愛的歌手,我寧願「平兩蚊」都不要海報!也會到地庫的二手碟舖頭迫一迫,往往我都能把帶來的銀彈用完!
中五等放榜的一個夏天是我買得最多CD和看得最多電影的一個時期。暑期工令我第一次感受到錢有幾重要,手裡拿著古巨基的《歡樂今宵》,會令我想起尖沙咀HMV晚上11點多差不多關門的冷靜,時而勢易,HMV現在也只是一家oversize的Wide & Sight。
CD是一個歌手的紀錄,也是我人生片段的紀錄。拿著一手的CD,每個成長的片段湧現,要好好的把「回憶們」妥善放好,去年我用了千多元做了一個CD櫃,但仍然容不下我幾百張的CD, 看來要到我搬出來的一日,才能把他們好好安置。
最近有兩張新碟,謝安琪的《Yelling》和陳奕迅的《H3M》,直覺有「要買他們的責任」。心中打量再打量 ... ... 謝安琪,上一張碟是走向大眾的試金石,商業上成功了,但我不buy,我擁有的,都只是mp3。手上拿著她的舊EP,懷念著當時的驚為天人的音樂與聲音,所以最後我在fourm上download了。
陳奕迅,他開始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情意結了。他的唱片,我不是每隻都買,因為以前,樂迷選擇多,他又不是我最愛的歌手,所以不是好聽,我都不會買的。新碟《H3M》好似幾好聽,所以我想支持。碟名《H3M》中間的3是3次方 (cube),即是"H cube M",是繼Mariah Carey的《E=MC2》(E MC square) 的麻煩碟名,你叫人如何打呢??
其實這半年來,有好多隻碟都因為從forum download了而沒有買。音樂,不應是免費的。太易得到,大家就會不珍惜了。太易傳播,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手機內的mp3,藍芽往來,跟檔案主人可以不相往還,但以前為了一隻日版日文碟,你可能要千里迢迢跟朋友見個面,世界曾是那麼大。
慶幸自己曾生活在唱片業鼎盛的時期!
記得中學的時候,當自己有興趣聽某張唱片,而自己又沒有買的時候,總會向朋友打探,再借回來欣賞。唱片,是一件聯誼的工具。
交換CD,是我中學時候一個重要的活動。但CD卻是學校中的「違禁品」,即是與香煙、漫畫等等同類,老師見到要沒收的類別。中四的時候,我借了胡同學的一隻林憶蓮CD被「暫時性沒收了」,要到學期尾才能從訓導主任手上取回。
以前沙田市中心有好幾家唱片店,好運中心有一家賣二手及新碟的,成為我和幾個好朋友放學後必到的地方,也和舖頭老細稔熟,哪個歌手何時出碟,他會先告訴我們,買碟又會主動平一點。後來,市道不好,沙田的舖頭沒有做下去。多年後,我在旺角街頭碰到老細,原來他現在在旺角皆旺商場賣「古董唱片」,不賣新碟了。
高中時期,我們通常會專程走到信和中心買碟,且要間間格價,有否附送海報,不是最喜愛的歌手,我寧願「平兩蚊」都不要海報!也會到地庫的二手碟舖頭迫一迫,往往我都能把帶來的銀彈用完!
中五等放榜的一個夏天是我買得最多CD和看得最多電影的一個時期。暑期工令我第一次感受到錢有幾重要,手裡拿著古巨基的《歡樂今宵》,會令我想起尖沙咀HMV晚上11點多差不多關門的冷靜,時而勢易,HMV現在也只是一家oversize的Wide & Sight。
CD是一個歌手的紀錄,也是我人生片段的紀錄。拿著一手的CD,每個成長的片段湧現,要好好的把「回憶們」妥善放好,去年我用了千多元做了一個CD櫃,但仍然容不下我幾百張的CD, 看來要到我搬出來的一日,才能把他們好好安置。
最近有兩張新碟,謝安琪的《Yelling》和陳奕迅的《H3M》,直覺有「要買他們的責任」。心中打量再打量 ... ... 謝安琪,上一張碟是走向大眾的試金石,商業上成功了,但我不buy,我擁有的,都只是mp3。手上拿著她的舊EP,懷念著當時的驚為天人的音樂與聲音,所以最後我在fourm上download了。
陳奕迅,他開始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情意結了。他的唱片,我不是每隻都買,因為以前,樂迷選擇多,他又不是我最愛的歌手,所以不是好聽,我都不會買的。新碟《H3M》好似幾好聽,所以我想支持。碟名《H3M》中間的3是3次方 (cube),即是"H cube M",是繼Mariah Carey的《E=MC2》(E MC square) 的麻煩碟名,你叫人如何打呢??
其實這半年來,有好多隻碟都因為從forum download了而沒有買。音樂,不應是免費的。太易得到,大家就會不珍惜了。太易傳播,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手機內的mp3,藍芽往來,跟檔案主人可以不相往還,但以前為了一隻日版日文碟,你可能要千里迢迢跟朋友見個面,世界曾是那麼大。
慶幸自己曾生活在唱片業鼎盛的時期!
2009年3月12日
香港
「香港」,就是「香港」,就是這個標題。
我由小到大,都活在一個沒甚歸屬感的環境之下:小學,要拆了,老師一一不見了,我都沒表現得特 別不捨,我們一班舊生不是常常聯絡的一群,對於「沙 角小學」,有的是一段段模糊又簡單的回憶;中學,本應是可以好好培養歸屬感的階段,可能係學校的政策問題,我們都有跟學校有一種疏離的感覺,慶幸的是,這 班中學時代的同學,每個都是我的好朋友;大學,可能我入讀的不是名牌,每個進來的人都好像要匆匆回去似的,縱然我已是學系系會的幹事,不過我們幹的事,都 無助於增加大家的歸屬感。
可是,「香港」,就是屬於我,屬於我們的。
到過不少的地方,我仍然係屬於香港的!我愛捷克,我愛 歐洲,我愛旅遊,但最愛的都是香港。外國人問我是哪裡人,我一定回答是「香港,我是香港 人!」我討厭別人當我是日本人,不喜歡說我是從「中國」來的 (我知這思想係政治不正確的!),我會更正他們 "Nop, I am from HK!" "HK is different from China, mainland China."
到外地旅遊,常見到來自其他國家的人穿著有自己國家代表的衣飾,例如加拿大人好多時都在他們的backpack上有楓葉旗,其實我並不覺老套,我很喜歡呢!
香港人的做事效率、轉數、自信、自強不息、勤奮係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特質。香港人對於未來總有一種迷失,明天是否一樣好,我們總沒有一個好明確的方向,這一種的心態,也是香港人的特質。
我沒有身份危機,因為我由始至終都是香港人。
我由小到大,都活在一個沒甚歸屬感的環境之下:小學,要拆了,老師一一不見了,我都沒表現得特 別不捨,我們一班舊生不是常常聯絡的一群,對於「沙 角小學」,有的是一段段模糊又簡單的回憶;中學,本應是可以好好培養歸屬感的階段,可能係學校的政策問題,我們都有跟學校有一種疏離的感覺,慶幸的是,這 班中學時代的同學,每個都是我的好朋友;大學,可能我入讀的不是名牌,每個進來的人都好像要匆匆回去似的,縱然我已是學系系會的幹事,不過我們幹的事,都 無助於增加大家的歸屬感。
可是,「香港」,就是屬於我,屬於我們的。
到過不少的地方,我仍然係屬於香港的!我愛捷克,我愛 歐洲,我愛旅遊,但最愛的都是香港。外國人問我是哪裡人,我一定回答是「香港,我是香港 人!」我討厭別人當我是日本人,不喜歡說我是從「中國」來的 (我知這思想係政治不正確的!),我會更正他們 "Nop, I am from HK!" "HK is different from China, mainland China."
到外地旅遊,常見到來自其他國家的人穿著有自己國家代表的衣飾,例如加拿大人好多時都在他們的backpack上有楓葉旗,其實我並不覺老套,我很喜歡呢!
香港人的做事效率、轉數、自信、自強不息、勤奮係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特質。香港人對於未來總有一種迷失,明天是否一樣好,我們總沒有一個好明確的方向,這一種的心態,也是香港人的特質。
我沒有身份危機,因為我由始至終都是香港人。
2009年3月11日
Blogger
- 這篇是Blogger 的第一篇Blog
- 我視Blog為我的文集,不算什麼網誌
- 我不是第一次寫Blog,之前放在 Yahoo
- 在Yahoo已儲了13個subscribers, 不錯!
- 試試"一雞兩味",或來一個"一題兩文"
- "Blogger"這個平台,我是常接觸的,介面幾好用、幾快
- 我愛看的blog, 都來自"Blogger", 想跟風!
- 我不是要做什麼專業Blogger,我沒那種心機和精神
- 我見過一些專業blogger, 感覺是 ... 需要這樣的透明度嗎?
- Blog 只是一個給我紀錄生活、儲起我的文章的一個地方
- 我視Blog為我的文集,不算什麼網誌
- 我不是第一次寫Blog,之前放在 Yahoo
- 在Yahoo已儲了13個subscribers, 不錯!
- 試試"一雞兩味",或來一個"一題兩文"
- "Blogger"這個平台,我是常接觸的,介面幾好用、幾快
- 我愛看的blog, 都來自"Blogger", 想跟風!
- 我不是要做什麼專業Blogger,我沒那種心機和精神
- 我見過一些專業blogger, 感覺是 ... 需要這樣的透明度嗎?
- Blog 只是一個給我紀錄生活、儲起我的文章的一個地方
2009年3月8日
回覆
到現在,我仍然可以自信說我小時候是有點才情的,留連於老師當時的讚賞,已感到足夠了。記得中五時,中文老師說喜歡我的文章中有種成熟的味道;我們都說愛用筆紙寫字,我現在都一樣。當魔法減滅後,現在是一個得普通報酬、中下生活的庸俗肉身,離中五已有十年有多的時間了,時而勢易,往時寫的東西不會有什麼發報渠道,現在縱然中文打字速度慢,我也會用盡量在網上發報。
偶然也會拿起紙筆,因為寫在紙上的文稿會給我一種滿足的感覺,滿滿的一頁,有時斑斑花花,有時條理清晰,看似是九龍皇帝墨寶之外的藝術品。寫東西是一種雅興,我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此感覺,05年的一次大旅行,途上的車船,令我有機會把經歷和感覺沉澱,終於在完成旅程的兩年後把遊記寫好,洋洋十萬字,蛇頭虎尾,有點不平衡。把遊記上載到了我的個人網頁及blog後, 得到很多讀者的回應,著實鼓舞。幾年來每一個回應我都會用心回覆,又開始寫其他我喜愛的東西,好像是電影、音樂、生活等等,這一篇就特別想寫寫我讀blog的看法。
早前有一位看過我blog的人回應,是一位會用書面語的人,寫得有點感性有點文雅,滿有意思的,特別是對<浮生路>一篇的回應。<浮生路>令我想了很多,用了一晚時間,把腦裡頭的思緒整理好了,寫了短短的觀後感。後來有人回應了我這篇,說他也有著差不多的觀感。
不知道大家讀到一些blog文,發覺blogger的思路跟自己好像在另一端接通了後,會不會也對這blogger產生好奇呢? Blog海內存知已,我信的!我相信到一個地步是這人會是另一個自己。我試過讀過一個身在中東的香港記者blogger, 他的世界觀很大,見過不少世面,知識廣博,文章有觀點;然而在他的自我介紹中竟然發現有些像出自我以前寫過的東西似的,跟著又再發現我和他是同年同月、也是同姓的人,於是有種「尋找散失了的孖生兄弟」的心態,寫了個回覆。跟著我把這件事告訴我女朋友,發覺這個「失散了的兄弟」是女朋友的朋友的大學同學,天涯若比鄰!
我寫過王貽興,說在書局裡打書釘時看了他的遊記散文<有關旅行>中的一兩篇,發覺思路有點相似,之後再找找他的個人資料,原來我和他的同年出世的,一個年頭一個年尾。我常覺得他這類的文人是「傷春悲秋,無病呻吟」居多,也許,我也有他當中的悲觀特質。近期,聽了他一個訪問 ... 大家的初戀都是如此這般。因為一個訪問,我有興趣再找找他的「有關旅行」。
朋友,如果你讀過了我的文章後,覺得有種「叮」一聲的感覺,寫個回覆,一起尋找另一個自己。
PS: Thanks HungCat for inspiring me.
偶然也會拿起紙筆,因為寫在紙上的文稿會給我一種滿足的感覺,滿滿的一頁,有時斑斑花花,有時條理清晰,看似是九龍皇帝墨寶之外的藝術品。寫東西是一種雅興,我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此感覺,05年的一次大旅行,途上的車船,令我有機會把經歷和感覺沉澱,終於在完成旅程的兩年後把遊記寫好,洋洋十萬字,蛇頭虎尾,有點不平衡。把遊記上載到了我的個人網頁及blog後, 得到很多讀者的回應,著實鼓舞。幾年來每一個回應我都會用心回覆,又開始寫其他我喜愛的東西,好像是電影、音樂、生活等等,這一篇就特別想寫寫我讀blog的看法。
早前有一位看過我blog的人回應,是一位會用書面語的人,寫得有點感性有點文雅,滿有意思的,特別是對<浮生路>一篇的回應。<浮生路>令我想了很多,用了一晚時間,把腦裡頭的思緒整理好了,寫了短短的觀後感。後來有人回應了我這篇,說他也有著差不多的觀感。
不知道大家讀到一些blog文,發覺blogger的思路跟自己好像在另一端接通了後,會不會也對這blogger產生好奇呢? Blog海內存知已,我信的!我相信到一個地步是這人會是另一個自己。我試過讀過一個身在中東的香港記者blogger, 他的世界觀很大,見過不少世面,知識廣博,文章有觀點;然而在他的自我介紹中竟然發現有些像出自我以前寫過的東西似的,跟著又再發現我和他是同年同月、也是同姓的人,於是有種「尋找散失了的孖生兄弟」的心態,寫了個回覆。跟著我把這件事告訴我女朋友,發覺這個「失散了的兄弟」是女朋友的朋友的大學同學,天涯若比鄰!
我寫過王貽興,說在書局裡打書釘時看了他的遊記散文<有關旅行>中的一兩篇,發覺思路有點相似,之後再找找他的個人資料,原來我和他的同年出世的,一個年頭一個年尾。我常覺得他這類的文人是「傷春悲秋,無病呻吟」居多,也許,我也有他當中的悲觀特質。近期,聽了他一個訪問 ... 大家的初戀都是如此這般。因為一個訪問,我有興趣再找找他的「有關旅行」。
朋友,如果你讀過了我的文章後,覺得有種「叮」一聲的感覺,寫個回覆,一起尋找另一個自己。
PS: Thanks HungCat for inspiring me.
2009年2月16日
偶爾來一篇講投資
自香港的股市進入了熊市後,我都不敢貿然入市了,其間想起了市旺時一些網上景象:不同年齡階層的人都紛紛把自己的「心得」公諸同好,引起一班支持者/非支 持者的瀏覽。作為一個股海羊民,每天吸收的資訊的確不少,每每為那些看似有道理,似是而非的原因,去追看、去justify自己的觀點。我有訂閱一些關於 投資的blog, 現在市淡了,都不見他們作什麼跟進了,例如讀過些類似什麼少年股神的10萬元倉、50萬元倉,不知現在還有沒有更新乎?
市 好的時候,買什麼都賺,你講什麼也總會有些人聽,分別是你賺得多或少,我來說 ... 每次賺到錢都能拿來去旅行,其時也會看一些什麼「價值投資」的東西,現在看來什麼也不見得有價值;現在的情況,「市」除了淡之外,還令我覺得恐怖的是投資 者(或草民)對銀行及金融機構的信心崩潰,這間接令很多很多靠售賣該類產品的人失業。我不會太同情這類人,難聽點是「有咁耐風流」。市旺時,你們賺最多的 錢,有人因為佣金,對出售的產品沒有負責任,現在如果有報應,都無可厚非。
風水學家說話一向是長頭草,不大足信,但之前聽蘇民峰被問及他 投資的損失時,給了一個十分有見地的回應,我BUY!! 他大致這樣說「我都知3萬見頂,我自己都逐步減持,但之後見佢回落,於是2萬5買d,2萬買d,萬8又買d,咪好似而家咁囉 ... 」好!自信得來,又不掩飾自己都要輸錢,也是我去年的一點寫照。
市 好的時候,買什麼都賺,你講什麼也總會有些人聽,分別是你賺得多或少,我來說 ... 每次賺到錢都能拿來去旅行,其時也會看一些什麼「價值投資」的東西,現在看來什麼也不見得有價值;現在的情況,「市」除了淡之外,還令我覺得恐怖的是投資 者(或草民)對銀行及金融機構的信心崩潰,這間接令很多很多靠售賣該類產品的人失業。我不會太同情這類人,難聽點是「有咁耐風流」。市旺時,你們賺最多的 錢,有人因為佣金,對出售的產品沒有負責任,現在如果有報應,都無可厚非。
風水學家說話一向是長頭草,不大足信,但之前聽蘇民峰被問及他 投資的損失時,給了一個十分有見地的回應,我BUY!! 他大致這樣說「我都知3萬見頂,我自己都逐步減持,但之後見佢回落,於是2萬5買d,2萬買d,萬8又買d,咪好似而家咁囉 ... 」好!自信得來,又不掩飾自己都要輸錢,也是我去年的一點寫照。
Revolutionary Road (浮生路)
Revolutionary Road 最吸引我其實是它的香港地區片名,「浮生路」,你說可以有多少春秋可以講。「人生」不同「浮生」,人生是空泛的,浮生則有種「平凡人生,人浮於事」的感概。片名改得實在太好太簡單了,略加一點背景,觀眾已知入場的意義。
「各有前因莫羨人」對於我來說,時也命也,教人做人的人,你是否有想過你的能力可能比別人多? 每人都有Kate飾演的April和Leo飾演的Frank的影子。人生的路常道是自己走出來,有幾多的人真是能夠掌握到自己想做的東西? April做到了,Frank都做到了,他們又是否美滿?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來」這就好似是我觀影的一大原因,喜歡反思。這種「反思」跟「重來」其實都是消極的。看過一堆堆講人生的電影,總要讓人帶著什麼的藕斷絲連回家,走出戲院,又是自己的路,不斷思索從這套片子中你得到什麼,有點恐怖。
Revolutionary Road跟American Beauty都差不多,可是編導把AB中的「黑色幽默」拿走「幽默」就成了 RR。人物刻劃立體,整體演出高水準。Kate和Leo示範了外國人較中國人易老,找找資料,原來他們的年齡是「恰如其分」的。
讀Kate的Biography,其實她是一個成功的April, 「我從沒有視Titanic為我走向大眾或更高片酬的踏腳石」有guts! 有taste!當然Leo的努力亦沒被埋沒,只恨他太靚仔。
「Paris」The first time I saw paris in your eyes ...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in your eyes.
祝SiuMing 情人節快樂!
訂閱:
文章 (Atom)